“想要激光雷达,又怕价格太高;选燃油车图省心,却担心配置落后”—— 这是很多家庭选车时的两难。2026 款零跑 C10 纯电版 605 激光雷达版(指导价 14.28 万)与瑞虎 8 2025 款卓越版自动豪华版(指导价 11.99 万),恰好站在 12-15 万级市场的两个关键赛道:一个以 “技术平权” 将高端配置下探,一个以燃油车的成熟度坚守家用基本盘。这 2.29 万的差价,到底换来了什么?两款车又分别适配哪些家庭?我们用实测细节说话。


动力系统的差异,直接决定了日常用车的核心体验。零跑 C10 的纯电基因与瑞虎 8 的燃油属性,形成了鲜明的场景分野。
1. 驾驶质感:平顺性与爆发力的对决零跑 C10 的 220kW 永磁同步后置电机,把纯电车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单电机后驱布局带来的不仅是 5.9 秒破百的推背感,更关键是动力传递的 “零延迟”—— 城市低速跟车时,电门踏板调校得像 “丝滑巧克力”,新手轻踩就能控制车速,完全没有燃油车的顿挫感;高速上超越大货车时,深踩电门瞬间就能获得持续加速力,信心十足。

瑞虎 8 的 1.5T 涡轮增压发动机(115kW/230N・m)则延续了燃油车的沉稳风格。涡轮介入前的动力偏温和,起步不会 “窜”,对家庭用户很友好;转速上来后动力逐渐充沛,但再加速能力明显弱于零跑 C10—— 高速上想超车,需要预留更长距离,变速箱拉高转速时的噪音也会更明显。不过 6 挡湿式双离合的换挡逻辑足够清晰,日常代步的平顺性基本能满足需求。

零跑 C10 的 800V 高压平台是 14 万级少有的 “硬核配置”,30% 到 80% 充电仅需 0.27 小时(约 16 分钟),实测中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补充 300km + 续航,彻底告别了纯电车型的补能焦虑。605km CLTC 纯电续航配合 14.1kWh/100km 的低电耗,按家充 0.5 元 / 度计算,每公里成本仅 7 分钱,一个月通勤油费不到 50 元。更贴心的是电池温控系统,北方冬季续航保持率仍能达到 90%,不用担心 “冬天腰斩”。

瑞虎 8 则依赖燃油车的补能便利性,7.95L/100km 的综合油耗 + 92 号汽油的要求,让它的用车成本相对可控 —— 按年行驶 1 万公里算,油费约 6360 元(8 元 / 升),比零跑 C10 高出近 5000 元。但它妙在 “随时随地能加油”,长途自驾不用规划充电桩,这对没有固定车位、无法安装家充桩的家庭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优势。

智能安全配置的差距,是两款车“代际感” 的体现。零跑 C10 用科技配置降低驾驶负担,瑞虎 8 则坚守 “基础安全不出错”。
1. 车机与辅助驾驶:“智慧伙伴” VS “基础工具”零跑 C10 的 14.6 英寸 2.5K 大屏 + 高通骁龙 8650 芯片(200TOPS 算力)组合,操作流畅度堪比旗舰手机。内置的高德地图能同时规划 “时间短、收费少、距离近” 三条路线,实时显示拥堵情况,遇到事故时 2 秒就能推送绕行方案;高速领航辅助更是长途救星 —— 提前 2 公里提醒变道、自动驶入驶出匝道,全程无需频繁手动操作,爸爸开长途再也不用紧绷神经。双区语音唤醒也很懂家庭需求,副驾喊 “开空调”、后排说 “放儿歌” 都能精准响应。

瑞虎 8 的 10.2 英寸中控屏则显得 “朴素” 许多。没有内置卫星导航,必须连接手机投射地图,实测中偶尔会出现连接中断,重新配对要浪费 1 分钟,导航连续性大打折扣。更遗憾的是几乎没有驾驶辅助功能,高速变道、匝道转弯全靠手动,长途驾驶很容易疲劳,对新手和经常开高速的家庭不够友好。

零跑 C10 的安全配置堪称 “越级”:73.6% 铝合金车身 + CTC 2.0 技术,扭转刚度达 42500N・m/°,比宝马 X3 还强;LMC 一体化运动融合控制技术能在爆胎时 500 毫秒内稳定车身,冰雪路面还能主动优化姿态。28 个感知硬件 + 激光雷达的组合,能提前预警碰撞风险,对带娃家庭来说是 “隐形保镖”。座椅用的有机硅材质无毒无害,婴儿啃咬也放心,AQS 空气系统还能过滤 PM2.5。

瑞虎 8 的安全配置则停留在基础层面,车身刚性没有公开数据,主动安全仅配备基础的胎压监测和倒车影像。不过它的被动安全还算扎实,车身框架采用高强度钢,能满足日常代步的防护需求,但在突发状况下的 “兜底” 能力,相较一般。

空间布局的差异,决定了两款车适配的家庭结构。零跑 C10 专注 5 座舒适性,瑞虎 8 则靠 7 座选项覆盖多人口家庭。
1. 乘坐体验:“大沙发” VS “多座位”零跑 C10 的 2825mm 轴距带来了宽敞的 5 座空间:前排调整好后,后排腿部两拳余量,520mm 长的坐垫能完整支撑大腿,奶奶久坐也不会腿麻。仿皮座椅透气性出色,夏天不闷汗、冬天不冰屁股,主驾还带记忆功能,爸妈换着开车只需按一下按键就能恢复专属坐姿。后排靠背能调节角度,放倒后与后备厢形成平整空间,露营时能当临时 “双人床”。



瑞虎 8 的亮点是可选 7 座布局,第 2 排手动调节后,身高 1 米 7 以下的乘客坐第 3 排短途代步没问题,多孩家庭周末出行不用开两辆车。但它的座椅材质偏薄,支撑性不足,连续坐 1 小时以上就会觉得累;副驾还是手动调节,妈妈调整座位时要弯腰操作,不够方便。不过前排座椅加热是个加分项,北方冬天能快速暖身。



零跑 C10 的储物设计把 “家庭需求” 刻进了细节:门板杯架放得下 1L 保温杯,中控台镂空区域塞纸巾盒正合适,后排扶手的隐藏杯架能放孩子的辅食碗。后备厢常规容积就够装婴儿车 + 两个 20 寸行李箱,放倒后排后更能容纳露营帐篷和平衡车,规整的布局比很多同级车型实用。

瑞虎 8 的储物空间只能算 “基础够用”,杯架数量少,随身物品容易堆在座椅上。后备厢在 7 座状态下很小,只能放两个背包,必须放倒第 3 排才能装大件;5 座状态下容积不错,但轮拱凸起浪费了部分空间,没有零跑 C10 规整。

两款车的定位差异清晰,选车本质是 “需求匹配”:
选零跑 C10 纯电激光雷达版,如果:家里有固定车位,能安装家充桩,每年通勤里程超过 1 万公里(越开越省);
经常开高速,需要驾驶辅助减轻疲劳,看重车机的便利性;
家庭结构是 3-4 人,追求 5 座的宽敞舒适,对细节质感要求高;
想体验激光雷达、800V 快充等高端配置,又不想超 15 万预算。
选瑞虎 8 自动豪华版,如果:没有固定车位,无法安装家充桩,补能依赖加油站;
是多孩或多代同堂家庭,偶尔需要 7 座满足全员出行;
对智能配置要求不高,觉得 “车能开、够安全” 就够了;
预算严格卡 12 万左右,想省出 2 万用于其他开支。
结语:技术平权 VS 实用主义的市场分野零跑 C10 用 2.29 万的差价,换来了激光雷达、800V 快充、大空间舒适体验,是 “技术平权” 下的性价比之选;瑞虎 8 则坚守燃油车的实用性,用 7 座选项和补能便利性,满足了另一部分家庭的核心需求。
如果说瑞虎 8 是 “踏实过日子的老伙计”,零跑 C10 就是 “懂你需求的智能伙伴”。在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的今天,如果你能接受纯电车型,零跑 C10 的综合产品力无疑值得入手 —— 它不仅能满足当下的家庭需求,更能通过 OTA 升级获得持续进化的辅助驾驶体验。但如果补能条件不允许,瑞虎 8 的成熟可靠也仍是稳妥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