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早上正在睡梦中的时候,手机定的闹钟突然响了,你几乎是意识模糊的关掉闹钟接着睡,不出意料上班又迟到了。这场景上周刚发生过!已经是晚上12点钟了,你还躺在床上玩手机,心里默念着“最后最刷一条就睡觉”,结果你的最后一条后面还有下一条。你还记得昨晚说过晚上少玩点手机?通过以上两段经历,我们发现99%的人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错误。为什么我们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仍然没有丝毫改变?我认为你压根就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何改变现状呢?我的答案是——请高频的记录自己。我们大脑善于欺骗,它总是美化过去,让我们淡忘痛苦,将那些本该有意义的细节变得模糊不清。于是,我们的记忆犹如一片迷雾,我们在里面找不到方向,一次次的重蹈覆辙。富兰克林说过:"疯狂就是重复做同一件事,却期待不同的结果。"你每天都过着相同的生活,从未想去改变,你觉得你自己会变得更加优秀吗?答案显然不会。记录的本质,是让我们从“凭感觉”到“看数据”,你每天做了什么,有没有进步,情绪如何......感觉可以欺骗你,但数据不会。破局之道:让记录照见你的盲区!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曾国藩时常发现自己的毛病,然后将它们记录下来,以便在日后一点点改变,正是靠着这个习惯,他成功改掉了无数毛病。记录为什么如此神奇?其实记录记载的不仅仅是事情的经过,更是你对所记之事的反思,有了反思,你才真的拥有了经验。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记录的习惯。曾国藩每天花时间写日记记录琐碎,改掉自身毛病;毛泽东有大量的随身笔记,这些记录形式形成了后来著名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集》。记录是有形的东西,它让你真实感受到自己成长轨迹中的每一步,以及每一步里深层次的思考,而且记录能帮你找到正确的方向。切记,记录不是流水账,有意义的东西咱们才认真记录。长期记录自己,就像照一面镜子,你可以透过时光的涟漪看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分享三个记录秘诀,让你事半功倍:01.记录具体场景,不记录模糊感受。别写"今天状态不好",要具体写"下午开会前因为准备不足,导致我在发言时逻辑混乱,被领导打断了三次"。02.记录关键触发点,不记录笼统结果。别写"今天又乱发脾气",要具体写"晚上7点看到孩子玩手机,我瞬间怒火上头——后来想想其实是因为白天工作受挫,把情绪带回了家"。03.记录改进方案的最小实践单位,不记录空泛口号。别写"明天一定要努力",要具体写"下次再遇到难题时,我要把它拆解成三步,先完成最简单的第一步"。你看,按照我说的方式,你的每一个问题是不是都具象化了,等你下次翻阅的时候,就能清晰的感受当时的场景,知道那时如何犯下的错误。这种记录才是有力量、有意义的!从今天起,就拿出你的笔记本开始记录自己,每天想下面三个问题:1.今天最不该发生的一件事是什么?(直面错误)。2.是什么具体因素引发了这件事?(深挖根源)。3.下次同样情况,我最小的改进动作是什么?(具体对策)。胡适先生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记录,就是让成长变简单的最好方式。——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个“在看”或者分享给你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