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结婚,我离婚,我们都是为了走向幸福。”
贵州 32 岁女子高调狂晒离婚证的短视频,还能每天收到点赞,而短短一个月后,她最新发布的视频已经成了另一副模样。
新视频画面中女子一脸沮丧,眼神中藏着不易察觉的后悔之色:“比来比去,还是前夫好。”

当初婚姻破碎,竟是起源于“买衣服”这样的小事儿。女子与前夫同为工薪阶层,前夫每月收入 8000 元左右,女子自己月赚 5000 元。女方掌控家庭财政大权,丈夫每次领到工资后都会第一时间悉数上交妻子,自己需要零花钱再找她要。
这样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按道理来说,小家庭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能保持收支稳定,平时若勤俭些,奔小康是没问题的。不过,丈夫身上的一个“毛病”,让她心里很不爽。
女子喜欢买新衣服,周末总喜欢去逛逛商场,平时大包小包的快递也不少。而丈夫经常会在她欢天喜地试衣服时扫兴,说什么:“把钱攒起来换个大点儿的房子,以后有孩子了也方便,衣服够穿就行了。”
女子认为,丈夫有点儿太“抠门儿”了,一件儿衣服才几个钱,猴年马月才能省出一套房子的钱?如果想买大房子,他就应该努力去多赚钱,而不是在买衣服这样的小事儿上斤斤计较。
丈夫吐槽的次数多了,女子心里越来越烦他,从“限制了自己的购物自由”,到慢慢觉得丈夫不爱自己,再到后来嫌丈夫没能力、赚钱少、窝囊废……

态度也从最初的敷衍应付,转变为直接怼:“我自己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凭什么管我?”
就这样,女子心里的“委屈”越积越多,俩人的感情裂痕越来越大,吵架拌嘴成了家常便饭。而每次争吵,女子都嚷着以离婚为要挟,最后也都是以丈夫道歉认错结束。
让她没料到的是,在一次大吵之后,女子再次哭喊“日子过不下去了,非离婚不可”,而这次丈夫竟然痛快地答应了。
很显然,丈夫说的不是气话,因为他后来很认真地起草了离婚协议书,还主动跟她约去民政局的日子。终于在那一天,随着离婚证盖上钢印,丈夫变成了前夫。
女子心里有点儿失落,但她不在乎,领证当天,她特意让别人记录下自己的笑容,还剪辑了短视频发到网上。视频里的离婚证鲜红刺眼,并配文:官宣了,正式离婚了。不用猜,大大方方告诉大家,我结婚是为了幸福,我离婚也是……

走出民政局大门时,前夫头也不回的背影让她再次失落,但这份情绪很快被 “重获自由” 的喜悦覆盖。
逍遥自在几天后,她便规划起二婚事宜,毕竟自己的工资才5000,禁不起怎么花。她的条件很简单:1、头婚时要了 12 万彩礼,这次要涨到 18 万;2、男方的工资必须上交;3、不能限制她的消费自由。
现实很快给了她沉重一击,当地二婚彩礼普遍比头婚下调 30%-40%,平均也就 8-12 万,她 18 万的要求让相亲对象纷纷摇头。更让她崩溃的是,当提出 “工资上交” 时,有男士直言不讳:“你这是找老公呢?还是找提款机呢?”
连续几次相亲,男方要么长得难入法眼,要么收入不如前夫的 8000 元,要么坚决拒绝上交工资。总之,没有一个合适的。

离婚后的经济压力更让她措手不及。没了前夫的工资支撑,她的 5000 元月薪在房租、日常开销和购物欲面前捉襟见肘。这时她才想起前夫的好:除了买衣服时唠叨几句,他从不过问其他事。
最关键的是,前夫每月都准时且全额地把工资交给她。女子一直以为丈夫上交工资给妻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相亲一圈下来后才发现,真正肯这么做的男性很难找。

她开始后悔当初的冲动,也终于慢慢认识到:那些被她视为 “约束” 的念叨,实则是前夫对家庭储蓄的规划;曾被她嫌弃的 “严肃木讷”,对比相亲男的油腻刻薄,反倒成了可贵的真诚。
她试图联系前夫,试探一下有没有复婚的可能,但聊天页面始终停留在她的自言自语上,丈夫始终没有回复信息。不知是他换了账号,还是懒得回复。或许,当初的决绝早已耗尽了夫妻情分。
如今她不得不降低择偶标准,却发现连维持从前的生活水平都成奢望。她在视频里含泪奉劝网友:“丈夫愿意上交收入就别轻易离婚,现实比想象残酷太多……”

所谓的幸福,从来不是无拘无束的自由,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任性,而是有人愿意用自己的方式,为你撑起安稳的生活,把你的未来放进他的规划里。
可惜,这份安稳,这份真心,往往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可那时,早已回不到从前。
您觉得他们俩还有复婚的可能吗?评论区聊聊。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