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兴县杂粮,酝酿自然的美味

兴县,这片位于黄河畔、吕梁山的土地,是山西国土面积最大的县 ,拥有着几千年农耕史。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四季分明的气

兴县,这片位于黄河畔、吕梁山的土地,是山西国土面积最大的县 ,拥有着几千年农耕史。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四季分明的气候,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种植杂粮的农业传统,高粱、玉米、谷子、大豆等都是在兴县种植广泛的杂粮。那些耐旱耐寒的作物,在黄土之上顽强地生长,红色的粱,黑色的豆,黄色的谷,金色的黍,它们灿烂了兴县人民的饭桌,也塑造了独特的兴县杂粮饮食文化。

其实,许多今天被认为是杂粮的作物,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都是人们的主要粮食,比如小米、大豆等,都是古代的五谷之一。当今世界上,也仍有数以亿计的人口以小米为主粮。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在经历绿色革命之后,产量迅速增长,相应的产业链不断完善,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粮,而原本的主粮渐渐成了小宗作物,变成了 “杂粮”。

战争年代,兴县作为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八路军 120 师的主战场之一,承担着拱卫延安的重任,也承担着为延安供给粮食的责任。

如今,兴县杂粮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兴县围绕打造 “山西小杂粮第一县”“中国小米之乡” 目标,精准定位 “红色晋绥 ‘铝’‘粮’兴县” 名片,围绕突出打好 “精品杂粮” 牌,持续实施 “特”“优” 发展战略,不断发展壮大杂粮的种植规模,被命名为 “中国杂粮之乡”“中国杂粮美食之乡” 等 ,还被中国农科院确定为中国杂粮研究基地、中科院杂粮种业基地。

兴县能成为 “杂粮王国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离不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黄河沿着吕梁山间的峡谷流淌而过,灌溉着这片土地,为杂粮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兴县地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 1000 米以上,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杂粮作物积累养分,提高品质。这里的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排水性强,既有利于杂粮根系的生长发育,又能避免积水导致的根部病害 。

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兴县的杂粮作物茁壮成长,谷子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煮出的小米粥香气扑鼻,口感软糯;高粱穗大粒多,淀粉含量高,是酿造美酒的上等原料;豆类品种繁多,营养丰富,无论是煮汤、熬粥还是制作豆制品,都别有一番风味 。

兴县杂粮产业充满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兴县杂粮凭借其优质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将在市场上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