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郭艾伦和赵继伟,凭什么不能入选年度的榜样球员荣誉?

在当下的体育自媒体生态中,一种畸形的评论现象正悄然蔓延——只要文章内容涉及辽宁男篮的球员,评论区便仿佛成了“情绪宣泄场”

在当下的体育自媒体生态中,一种畸形的评论现象正悄然蔓延——只要文章内容涉及辽宁男篮的球员,评论区便仿佛成了“情绪宣泄场”。

粗略统计便会发现,每十条留言里,至少有五条充斥着不加掩饰的敌意,或是带着预设立场的攻击,这种失衡的舆论氛围,早已偏离了对篮球本身的纯粹讨论。

尤其在前不久,郭艾伦与赵继伟双双入选微博相关荣誉名单,斩获“微博之夜年度榜样球员”称号后,一场毫无理性的“抬杠潮”骤然升级。评论区里,质疑声此起彼伏,有人反复追问“郭艾伦、赵继伟凭什么能入选”,仿佛这份荣誉从一开始就不该属于他们。

这些质疑的理由看似五花八门,实则漏洞百出:有人翻出“两人许久未代表中国男篮参赛”的旧话,却刻意忽略国家队征召的实际情况与球员身体状态的客观限制;有人拿“辽宁队今年半决赛出局”和“郭艾伦被辽宁队放弃交易到广州队”来说事,将球队的阶段性失利归咎于两位核心后卫,全然无视篮球是集体运动的本质;还有人盯着“两人因伤病缺席部分场次”大做文章,仿佛球员的健康损耗在他们眼中,成了“不够敬业”的证据。

可这些带着偏见的声音,偏偏选择性遗忘了郭艾伦与赵继伟过往的辉煌履历。他们忘了,正是这两位球员,在2015年长沙亚锦赛上与队友并肩作战,一路披荆斩棘拿下冠军,让中国男篮重新站上亚洲之巅;他们忘了,在现役CBA后卫中,郭艾伦和赵继伟是仅有的两位拥有里约奥运会参赛经历的球员,那份大赛沉淀的经验与抗压能力,本就是稀缺的财富;他们更忘了,这对“辽篮双子星”曾带领辽宁队两夺全运会金牌、四捧CBA联赛总冠军奖杯,为球队的荣誉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这些用汗水与拼搏换来的成绩,难道不足以支撑他们获得一份荣誉认可?

更令人费解的是,部分网友对球员的伤病困境视而不见。他们看不见郭艾伦在赛场上强忍肌肉拉伤坚持比赛的模样,看不见赵继伟因喉咙伤势影响呼吸仍全力以赴的瞬间,却轻飘飘地给两人贴上“辽跑跑”的标签。这种为了黑而黑的言论,早已脱离了对球员表现的客观评价,本质上是对运动员职业精神的不尊重。而这一切偏见的根源,仅仅因为郭艾伦和赵继伟身上印着“辽宁队”的标签,仅仅因为辽宁队在过去几年里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拿过几次总冠军。

说到底,这些恶意抬杠的人,并非真的看不见郭艾伦与赵继伟的优秀——他们只是无法接受辽宁队的强大,无法容忍其他球队的球员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他们试图通过贬低辽宁双星、质疑荣誉的合理性,来间接削弱辽宁队的影响力,从而让自己支持的球队在舆论层面“保持优势”。

这种以抹黑他人为代价的“竞争”,不仅可笑,更违背了体育精神的核心——篮球本该是用实力说话、用热爱传递正能量的运动,而非充满地域偏见与恶意攻击的角斗场。当评论区的戾气盖过对篮球的热爱,受损的,终究是整个中国篮球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