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弹刺眼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南海的天空,也照亮了澳大利亚P-8A军机飞行员惊愕的脸庞。
10月20日,我军南部战区空军新闻发言人李健健大校,用“依法依规跟踪监视、有力反制、警告驱离”这短短十几个字,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而这冷静专业的表述背后,是一场发生在西沙群岛上空惊心动魄的对峙。

10月19日,一架澳大利亚P-8A“海神”反潜巡逻机,在未经中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悍然闯入中国西沙领空。南部战区迅速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从南部战区公布的信息来看,解放军的反应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纪律性:首先是跟踪监视,实时掌握对方动态;
接着是有力反制,有效遏制其挑衅行为;最后是警告驱离,通过实际行动迫使对方离开。
耐人寻味的是,澳大利亚国防部在事后倒打一耙,声称中国战机在澳军机附近两次投掷照明弹,这种行为“不安全且不专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指责完全无视了一个基本事实:澳大利亚军机本身就是在非法侵入他国领空。
在这次事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细节是解放军战机使用了照明弹作为警告手段。
照明弹作为一种非致命武器,在拦截中具有独特优势。它不仅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警示,还能在不造成实质性损伤的情况下,明确传达“我已锁定你”的警告信息。
更重要的是,使用照明弹是国际通行的警告方式之一,既体现了克制,又展示了决心,更加突出地表明,中国军队是专业的,是遵守国际惯例的。

从近年来公开的多次驱离外机事件中,我们可以梳理出解放军处置类似情况的系统化流程。
第一步是识别与伴飞,一旦发现不明空中目标接近我敏感空域,值班战机立即升空,通过雷达锁定和视觉识别确认目标性质。
今年年初的一次拦截行动中,我军歼-16战机飞行员曾通过无线电向澳军机发出明确警告:“你已接近中国领空,请立即离开,否则后果自负!”
第二步是警告与威慑。当口头警告无效时,解放军战机会采取更为明确的威慑行动。
这包括近距离伴飞、战术机动展示,以及发射照明弹或红外干扰弹等非致命性警告措施。就像在说:我看见你了,我能打到你,但暂时还不想动真格。

第三步是强制驱离。如果前两步仍不能使对方离开,解放军战机将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
举例来讲,2022年5月,我军一架歼-16战机曾在拦截澳大利亚P-8A时,直接飞到对方前方并释放箔条干扰弹,部分铝箔被吸入P-8A的发动机,导致其军机受损,澳军飞行员受到严重惊吓,事后甚至不得不为受惊的飞行员安排心理咨询。
人们看到,澳大利亚军机在中国周边海域的挑衅行为已不是第一次,而解放军的回应也一次比一次更加坚决果断。
南部战区发言人李健健大校的表态十分明确:“澳方行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极易引发海空意外事件。我们正告澳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战区部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正所谓“我们不希望冲突,但我们从不惧怕挑衅。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在广袤的南海之上,我军正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的蓝天,不容他人肆意闯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