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高峰的吐槽还没发完,小飞机长的手机弹出的新闻就让人眼前一亮——滴滴出行悄悄成立了北京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母公司小桔科技100%持股。这可不是简单的“玩票”:当我们还在地面上寸步难行时,出行巨头已经把目光投向了1000米以下的低空市场。
“打飞的像打车一样简单”,曾经的科幻场景正在加速落地。

滴滴一出手,为啥说低空经济“稳了”?
没人比滴滴更懂“怎么把人和交通工具高效匹配”。它的手里握着单日千万订单的调度经验、数亿的付费用户,还有能在早晚高峰疏导地面交通的智能算法。如果把这套能力搬到低空,相当于给低空交通装了“超级大脑”——能让无人机避开楼群、让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精准接客,这正是行业最缺的核心能力。
更关键的是,滴滴不是“孤勇者”。曹操出行早就和吉利合作,在成都搞起了“地面Robotaxi+空中飞行器”的立体出行;合肥已经开通25条无人机送血航线,黄山用无人机运物资,17分钟就能来回山顶,比挑山工效率高40倍。连赣锋锂业都赶来了,专门推出能飞1000次的低空电池。政策更不用说,全国三十多个省份都在给补贴、放空域。

▲曹操出行×吉利沃飞长空(图片来源网络)
巨头、资本、政策齐齐站台,这风口藏不住了。
对普通人来说,这不是“科幻”是“饭碗”
别再觉得低空经济是“大佬的游戏”,普通人的机会早就铺好了:
1.当“空中司机”,一天赚几百:现在工业级无人机飞手缺口大,考个CAAC执照就能上岗。农业飞手喷药按亩收费,一天能赚1000多;航拍飞手接婚礼、庆典、活动拍摄单子,一单起步价就上千甚至数千。

▲ 应用场景
2.做“低空生意”,小成本起步:买或者租台农用无人机,为大量乡镇地区提供服务,比起雇人既省钱又高效;在景区搞无人机观光拍摄,为游客拍短视频的需求能让你忙不过来。
3.靠“服务赚钱”,需求找上门:开个无人机培训班或到培训中心就业,教别人考执照;或者通过电商平台卖电池、螺旋桨等易损配件,工业级客户复购率特别高。

▲无人机医疗模拟图
连生活都要被改写:以后暴雨天打不到车?约个“空中专车”,价格可能只是地面高端专车的2倍;家里老人急用药?无人机15分钟就能从医院送到家,合肥已经开始这么干了。
风口已来,普通人该怎么“上车”?
行业专家说,低空经济会先从景区、偏远地区“破局”,再慢慢走进城市日常——2026年可能就能在三亚“打飞的”看海,2030年说不定通勤能靠eVTOL避开堵车。机遇再大,也要现有入场券:
想入门?可以选择参加系统性的学习,考取《民航局无人机CAAC驾驶员执照》,培训周期只要1个月左右;
想创业?盯紧细分场景:农村植保、应急救援、商业航拍、组装维修等都是刚需,且当前需求量巨大;
想投资?关注电池研发、无人机设计制造这些产业链核心环节。
总结:滴滴的入局像一声发令枪:低空经济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改变。当我们还在抱怨地面交通时,有人已经开始学飞控、找场地,准备分走“万亿蛋糕”的一块。

或许再过五年,早高峰的朋友圈会从“堵车图”变成“空中通勤vlog”。大量的头部企业开始进军无人机低空产业,也将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而现在,正是站在风口上的最好时机。
无论你是适龄在读学生,还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或是想抢占新兴行业先机的创业者,以及寻求技术转型突破的职场人,低空产业都将是你最佳的选择之一!
欢迎后台私信!
◆资料与素材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后台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