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汪精卫心腹送给粟裕一包“毒烟”?香烟盒内8字纸条,救了整支新四军的命!
......
1942年,一个伪军师长给粟裕送了一包烟.
粟裕不解,拆开后,看到里面一张纸条。
内容极短,却非常炸裂。
粟裕看完纸条后第一时间便下令关闭所有电台,紧急集合,全军转移。
这张纸条救了粟裕、救了新四军。
粟裕一生多次提到这件事,提到写这张纸条的人,并说如果没有他,我早就没命了。
纸条背后的这个人,便是施亚夫。
01
施亚夫的潜伏生涯始于一场失败的起义。
1928年,如皋农民起义的时候,14岁的施亚夫挤在起义队伍里,比别人矮半个头,却已经在闹革命了。
那时候军阀刚打完,蒋介石又和共产党闹翻了。
到处都在闹农民起义,但大多都败了。
如皋起义也不例外。
起义失败后,这个江苏南通的少年并未灰心。
1929年,党组织吸纳了这个人才。
施亚夫早在1926年就参加过国民革命军,亲眼目睹了"四一二"政变的血雨腥风。
国共分裂让他看透了蒋介石,就干起了秘密工作。
这段军旅经历,日后成了他伪装身份的最佳掩护。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日本扶持下于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抗战打了几年,日军发现光靠打仗不行,开始扶植汉奸政权。
汪精卫的投靠,给了日军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个傀儡政权迅速组建起庞大的军事力量,通过收编川军残部、东北军旧部,以及各地保安团,慢慢攒出一支伪军。
我党对汪精卫这伙人几乎一无所知。
汪伪内部有亲日派、观望派,还有想借机保存实力的投机分子。
日军也分为陆军、海军不同派系,各有各的盘算。
要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立足,不是容易的事。
党组织想了很久,决定让施亚夫去干一件极难的事——打入汪伪集团核心。
施亚夫手里有一张王牌:他的国民革命军履历。
在那个年代,有过北伐经历的军官,在任何阵营都容易获得信任。
就是凭着这个身份,汪伪那边开始信任他。
02
有了这个身份作掩护,施亚夫很快在汪伪集团中站稳了脚跟。
他升得特别快。
当时汪伪政权急需有本事的军官。
正因为汪伪军中有经验的将领不多,施亚夫才升得这么快,在一群投机分子中很有分量。
入职不足一年,他已经坐到了伪第7师中将师长的位置,后来又调任伪第34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成了汪精卫的心腹。
施亚夫后来回忆说:"汪精卫的小舅子和我很好,他的儿子也和我很好。"
"有一次,舅舅和外甥有矛盾了,闹意见不回家。"
"陈璧君(汪精卫妻子)也没办法,于是要我出来调解。"
能让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亲自请他调解家庭矛盾,可见施亚夫在汪精卫那里多有分量。
汪精卫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信任到足以帮他处理家务事的年轻人,竟然是个共产党。
施亚夫暗中和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联系上了。
1941年,粟裕担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损失惨重,得重新来。
苏中地区成了新四军重新发展的重要基地,但也面临着日伪军的疯狂围剿。
日伪军到处"清乡",这位年轻的军事指挥官深知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他常说,一个好消息顶得上一个师。
03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粟裕与施亚夫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两人的配合堪称传奇。
粟裕出身中央特科,深知情报工作的凶险。
任何新人都得先试试。
粟裕想看看施亚夫到底可不可靠,要求施亚夫提供汪伪军某部的详细布防图,同时故意在新四军内部散布一个虚假的番号。
要是施亚夫吃里扒外,这个假消息肯定会传到日军那里。
施亚夫传回的消息里没有那个假番号,粟裕这才放了心。
1942年秋天,两人还秘密见了一面。
那时苏中的"清乡"正紧,日伪军到处设卡盘查。
施亚夫以"视察防务"为名,与化装成商人的粟裕在如皋一家茶馆相遇。
茶馆里人来人往,一个伪军长官和商人下棋聊天,看起来很自然。
粟裕假借下棋,象棋棋盘正好当作地图,车马炮就是各路兵马。
施亚夫则用茶壶盖的位置暗示日军从哪里来。
这次见面后,粟裕重新安排了对付"清乡"的法子,使日军多次扑空。
04
这样的成功只是暂时的。
过了些日子,日军换了打法,苏中根据地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老奸巨猾,他发现老办法不管用了。
畑俊六想出了新招,想要彻底消灭新四军主力。
这次不再到处乱找,专门对付当官的。
粟裕率领的新四军一师屡次重创日伪军,让日军恨得牙痒痒。
日军第60师团长小林信男奉命专门负责对付粟裕部队。
小林信男在华中战场摸爬滚打多年,深知游击队的弱点。
这个狡猾的日军将领明白,要消灭新四军,得知道头头们在哪里。
只要能干掉粟裕这些头目,苏中根据地就乱了套。
11月的一天,小林信男特意从苏北跑到南京。
要和汪伪政府的头头们商量一个机密行动。
日伪头目很少坐在一起开会,可见这次的事不小。
施亚夫当然也被叫去了。
在汪伪政府的一间密室里开会。
除了小林信男,汪伪军政部长、特工头子这些重要人物都来了。
小林信男摊开地图,说起了他的打算。
当他说出新四军头头们在哪里,怎么回去的时候,施亚夫一下子就明白了。
敌人掌握的情报如此准确,甚至连会议时间、参与人员都一清二楚。
这绝不是普通侦察能获得的信息。
只有一种可能——自己人里出了奸细。
05
施亚夫强忍着不动声色,心里却慌了。
会议室里很紧张。
小林信男接着说他的计划,显得很有把握。
连粟裕常去的几个地方,甚至站岗的什么时候换人都知道。
这些绝密信息,只有新四军的头头们才知道。
施亚夫得想办法告诉粟裕,又不能露馅。
时间已经不多了。
按小林信男的意思,日伪军明天天不亮就动手。
离天亮没几个时辰了,而从南京到苏中,快马也得跑大半夜。
施亚夫趁着休息的当口,迅速在一张纸条上写下几个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