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他曾刺杀汪精卫,被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毛主席亲自批准他入党

1935年11月1日,南京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突然响起三声枪响,行政院长汪精卫应声倒地。开枪的青年当场牺牲,而这场原本针

1935年11月1日,南京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突然响起三声枪响,行政院长汪精卫应声倒地。开枪的青年当场牺牲,而这场原本针对蒋介石的刺杀行动总指挥,此刻正隐匿在南京城某处,静静等待历史的审判。

他叫华克之,一个被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通缉的"要犯",一个后来成为中共王牌特工的神秘人物,一个用筷子刺瞎眼睛自证清白的悲壮英雄。他的故事,贯穿了中国革命最惊心动魄的隐蔽战线史。

——————————————————————————————

青年理想主义者:从三民主义到刺蒋计划

华克之1902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书香门第。少年时期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早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南京市党部青年部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曾试图拉拢这位青年才俊。但华克之痛恨蒋背叛革命的行为,断然拒绝,反遭逮捕。经国民党元老保释出狱后,他立誓要除掉这个"革命叛徒"。

1934年,华克之在上海组建"晨光通讯社",以记者身份为掩护,暗中策划刺蒋行动。社员孙凤鸣、贺坡光等人都是满怀救国热忱的青年。他们选择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日作为行动时间,因为这一天蒋介石、汪精卫等要员都将齐聚南京。

——————————————————————————————

历史性的枪声:南京刺汪案震惊全国

当日上午,国民党中央委员在中央党部门前合影。蒋介石临时改变主意未出现,孙凤鸣当即改变目标,向汪精卫连开三枪。汪精卫身受重伤,孙凤鸣当场牺牲。这场震惊中外的刺杀案,原本目标竟是蒋介石。

蒋介石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悬赏十万大洋通缉华克之。华克之在亲友掩护下成功逃离南京,神秘消失。更令他痛心的是,此案牵连甚广,他的小学同学、共产党员陈处泰等人因此被杀害。这段经历促使华克之重新思考个人暗杀行动的局限性,开始转向共产主义革命道路。

——————————————————————————————

投身隐蔽战线:从"刺汪要犯"到红色特工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华克之通过廖承志、潘汉年介绍来到延安。毛泽东亲自批准其入党,但考虑到国共合作大局,建议他不要留在延安。毛泽东说:"你是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要捉拿的人,留在延安影响不好。"随即派他前往华南,担任中共与李济深、蔡廷锴等国民党左派人士的联络员。

1939年,华克之正式加入潘汉年领导的隐蔽战线。他曾假扮国民党中将,从日本军官冈田手中智取五辆卡车、540箱炸药和194挺机枪,全部运送至新四军军部。据档案记载,华克之在抗战期间使用过数十个化名,周旋于日、伪、顽各方势力之间,为中共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

——————————————————————————————

半世纪沉浮:从冤狱平反到晚年深思

1955年潘汉年案发,华克之受牵连入狱,被判11年有期徒刑。刑满后又被送至徐州改造10年。在漫长的冤狱岁月中,他一度用筷子刺瞎自己的左眼以证清白。直至1983年,公安部才正式为其平反,结论指出:"华克之同志建国前在潘汉年领导下,在敌后屡次出生入死地做革命工作,是有成绩的,对党的事业卓有贡献。"

平反后的华克之晚年生活简朴,但始终关注国家发展。他曾坦言:"我衷心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倘不是年老力衰,我会乐意从事经济工作的。然而我担心不少人会在金钱面前迷失自己。"1998年,这位传奇特工走完了96年的人生历程,他的故事成为中共隐蔽战线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

历史启示: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

华克之的一生,折射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寻求救国之路的艰难历程。从信仰三民主义到追随共产主义,从个人英雄主义的暗杀行动到集体主义的革命工作,他的思想转变具有典型意义。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写:"个人恐怖主义不能改变社会,只有组织起来的群众运动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这位百岁老人的一生,既是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见证,也是无数隐蔽战线战士的缩影。他们甘当无名英雄,功勋卓著却鲜为人知,甚至蒙冤受屈而无怨无悔。历史终将给予他们应有的评价。

——————————————————————————————

【参考资料】《中共隐蔽战线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潘汉年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江苏革命史料选辑》(江苏省政协文史委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隐蔽战线工作史》(军事科学出版社)《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上海市政协文史委编)《华克之回忆录》(未刊稿,存江苏省档案馆)《中国共产党情报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