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月子重做一次,我绝不会选亲妈伺候:不是不孝,是真的累

怀孕时总盼着坐月子能被亲妈照顾,觉得母女连心,她肯定最懂我的需求。可真正经历过才发现,亲妈伺候月子,远比想象中更煎熬。如

怀孕时总盼着坐月子能被亲妈照顾,觉得母女连心,她肯定最懂我的需求。可真正经历过才发现,亲妈伺候月子,远比想象中更煎熬。如果能重新选择,我会果断请月嫂或去月子中心——这不是不孝,而是为了自己、宝宝和妈妈都能少受委屈。

亲妈照顾月子,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主义”与科学育儿的碰撞。我妈总说“我当年就是这么带你的,不也健健康康”,可时代变了,育儿知识早就更新迭代。宝宝刚生下来,她非要用旧衣服做的“蜡烛包”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说这样能防罗圈腿,我解释医生说新生儿需要自由活动肢体,她却觉得我“读了几本破书就不听老人言”。

宝宝黄疸值稍微偏高,医生说多吃多排、晒晒太阳就好,我妈却偷偷熬了不知名的草药水,非要给宝宝灌下去,说“老方子退黄疸最管用”。我拼命阻拦,她当场红了眼眶,说“我还能害我外孙吗?你怎么这么不相信我”。看着她委屈的样子,我满心愧疚,可想到宝宝的健康,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科学方法,母女俩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

除了育儿观念的冲突,生活习惯和情绪压力也让人喘不过气。月子里我想多休息,可我妈总觉得“产妇要多喝汤才会有奶”,凌晨五点就起来炖猪蹄汤,油腻的味道飘满房间,让本就没胃口的我更加恶心。我说想喝清淡的蔬菜汤,她却反驳“清汤寡水哪来的奶水,你想让宝宝饿肚子吗”。

更让人崩溃的是情绪上的“道德绑架”。产后激素波动,我偶尔会情绪低落,忍不住掉眼泪,我妈不仅不理解,还会说“我当年生你之后第二天就下地干活了,你现在条件这么好,还不知足”。她总把自己的辛苦挂在嘴边,让我觉得自己的情绪宣泄都是“矫情”。有一次因为涨奶疼得直哭,她却在旁边抱怨“我天天忙前忙后,你还不开心,真是白疼你了”,那一刻,我心里的委屈比身体的疼痛更甚。

其实我知道,亲妈伺候月子,出发点全是爱。她凌晨起来炖汤、半夜帮我换尿布、小心翼翼照顾宝宝,每一件事都饱含着对我的心疼和对宝宝的疼爱。可正是这份“爱”,让我们都陷入了痛苦——她觉得自己的付出不被认可,我觉得自己的需求不被理解,原本亲密的母女关系,在月子里变得充满矛盾和隔阂。

后来我才明白,月子里的核心需求是“专业照顾”和“情绪稳定”,而亲妈虽然有爱,却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和边界感。专业的月嫂懂得如何缓解涨奶、帮助产后恢复,能根据宝宝的作息调整护理方式,更重要的是,她们能保持客观的服务心态,不会因为个人情绪影响照顾质量。而亲妈照顾时,很容易把“爱”和“控制”混淆,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女儿,最终导致双方都疲惫不堪。

这不是说亲妈不好,而是月子期的特殊阶段,需要的是“专业支持”而非“亲情捆绑”。如果能重新选择,我会提前和妈妈沟通,请她帮忙照看家里的琐事,而把产后护理和宝宝照顾交给专业人士。这样既不会辜负妈妈的一片心意,也能让自己在月子里得到更好的休息,避免母女之间因为观念差异产生矛盾。

你坐月子是请月嫂、去月子中心,还是家人照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观念冲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感悟,帮更多孕妈提前做好月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