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总是觉得喉咙有东西?可能是慢性咽炎在作怪!

“总觉得喉咙里有团东西,咽不下去也咳不出来,晨起刷牙还会恶心干呕”——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有人以为是 “上

“总觉得喉咙里有团东西,咽不下去也咳不出来,晨起刷牙还会恶心干呕”——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有人以为是 “上火”,多喝水就能缓解;有人怀疑是喉咙里长了异物,反复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异常。其实,这些让人坐立难安的症状,很可能是慢性咽炎发出的 “信号”。作为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慢性咽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却常因症状 “不致命” 被忽视,最终发展成反复发作的 “顽疾”。

慢性咽炎的核心症状,正是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 “咽部异物感”。患者常描述喉咙里像卡了绒毛、痰痂或小石子,说话多了、吸入冷空气后,异物感会更明显,忍不住想清嗓子,却越清越觉得干燥、灼热。除了异物感,还可能伴随晨起恶心、咽部隐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 尤其是教师、主播、销售等需要频繁用嗓的人群,症状会在工作日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形成 “反复发作、时好时坏” 的规律。这些症状看似不严重,却会悄悄影响生活质量:有人因咽部不适不敢大声说话,有人在重要场合突然干呕尴尬,还有人因长期清嗓导致声带受损,声音变得沙哑难听。

为什么慢性咽炎会 “盯上” 我们?其实它的诱因远比想象中普遍。首先是用嗓习惯不当:长期大声说话、语速过快,或频繁清嗓,会让咽喉黏膜长期处于充血状态,逐渐失去保护能力;其次是环境因素:空气污染、二手烟、厨房油烟,或是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如工地、印刷厂),都会持续刺激咽喉,诱发炎症;饮食上,偏爱辛辣、过烫的食物(如火锅、麻辣烫),或经常熬夜、饮酒、喝咖啡,会导致咽喉黏膜反复受刺激,降低局部抵抗力;此外,鼻炎、鼻窦炎患者因长期鼻塞,习惯用嘴呼吸,干燥的空气直接刺激咽喉,也会引发慢性咽炎。

面对慢性咽炎,很多人会陷入 “误区”:有人认为是细菌感染,频繁吃抗生素,却不知慢性咽炎多为黏膜慢性充血,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破坏咽喉菌群平衡;有人依赖润喉糖,却忽略了部分润喉糖含较高糖分或薄荷醇,长期食用反而会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干燥。其实,缓解慢性咽炎的关键在于 “日常护理”:首先要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少吃辛辣、过烫的食物,多喝温水,保持咽喉湿润;其次要注意用嗓方式,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说话时放慢语速,必要时可使用扩音器;如果是鼻炎、鼻窦炎引发的慢性咽炎,要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鼻塞症状,避免用嘴呼吸;此外,室内可放置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 40%-60%,减少干燥空气对咽喉的刺激。

如果咽部异物感、干燥、疼痛等症状持续超过 2 周,或伴随吞咽困难、痰中带血、体重下降等异常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喉镜检查,排除咽喉部肿瘤、反流性食管炎等可能引发类似症状的疾病,避免因 “忽视” 延误治疗。慢性咽炎虽不会危及生命,却会长期困扰生活,只有正确认识它、科学护理它,才能让咽喉恢复舒适,远离 “喉咙卡东西” 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