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嫖虫谈不了恋爱》。
因为他们习惯了用钱去购买男女关系,包括情感关系和肉体关系。
而当习惯了这个体系,就很难走出来了。
因为他们看任何异性,都会默默地在心里给对方定价。
曾经几百块,几千块,就可以短暂地拥有一段关系,简单粗暴且有效。
结果现在,对方告诉你,我们需要彼此认识,了解,培养感情,逐步升温,暧昧拉扯……
然后对方告诉你我们不合适。
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钱,没用了。
或者说,花法不一样了。
抓娃娃都玩过吧,原来你是直接拿钱买娃娃,现在,你得先拿钱买币,然后再投币抓娃娃,还不一定能抓得到。
有人乐此不疲,就爱抓娃娃这个过程。
但有人不行,明明原来花50块钱能买到的娃娃,现在花了100块的币,还啥也没捞到,这不是大冤种吗。

去年,跟领导去武汉出差,有天晚上闲下来了,就说一起去打会儿台球。
一进台球厅,发现好多的漂亮小姐姐。
因为好几年没进过台球厅了,不太了解,还以为是现在女生都爱上打台球了。
我那个年代,台球厅里零零散散也就两三个妹子,而且都是精神小妹儿居多,年纪都很小的那种。
过了一会儿,发现不太对,感觉她们有点儿……太专业了。
回头一瞅,墙上挂了一排照片儿,原来是助教。
emmmmmmm
那确实是专业的。
我说台球厅怎么突然多了一些漂亮小姐姐,还以为是台球这项运动变热了。
遥想我们当年打台球的时候,只有兄弟之间的刺刀见红,眼里只有对胜利的渴望,哪像现在这样,一群穿着jk吊带小短裙的漂亮女生陪你打台球。
不羡慕,真的一点儿都不羡慕。
人家倒也不干啥,就纯粹给点儿情绪价值。
那天我跟我领导打球,除了第一局,以微弱优势赢了他一球,后面都是以一到两个球的差距惜败,偶尔还给他送几个连珠。
声声懊悔,领导咧嘴,学艺不精,明天高升。
这么看来,我跟助教小姐姐干的活儿一样,都属于情绪价值,人家还有钱挣。

当下的社会环境,怎么说呢,黑的白的都给你整成黄的,三百六十行行行涉点儿黄。
其实这么说,不太准确。
你要说它涉黄吧,那肯定是没有的。
不管是助教、陪玩,人家就只是跟你一起玩儿而已,陪你打打球打打本儿打打游戏,别的不干,提供的只是情绪价值。
但是吧。
肯定得是漂亮小姐姐。
总不会有哪个台球厅老板,脑袋抽风了,非得从职业队请两个专业台球运动员来教顾客打球。
脑子里没有对金钱的渴望,只有对技术的景仰。
就这种台球厅,但凡能开超过三天,就说明中国的台球就要成为下一个乒乓球了。
人家顾客是来玩儿的,又不是来训练的。
你不黄,那生意就得黄。
关键是,这玩意儿,它真的是有市场。
比如,有一个兜里没钱,长相普通,身材肥胖,笨嘴拙舌但还带点儿油腻的男生,你可想而知,平日生活里,多数女生是不愿意搭理他的。
但他也想要甜甜的恋爱啊。
这个时候,他到台球厅,花几百块,找个娇俏可人的助教妹子,开开心心地陪你打台球,一口一个哥哥的叫着。
他能找到这么漂亮的女朋友吗?
不能。
但是他能花几百块钱,短暂地体验一下,女朋友能提供的情绪价值,于他而言,这也就够了。
助教也没吃啥亏,无非多叫了几声哥哥,还有钱赚。
台球厅老板就更不用说了,客流量上来了,客单价上来了,关键是,合法合规。
三赢属于是。

所以,当男性习惯了以这种方式去跟异性相处,他就很难走进一段正常的关系了。
什么是正常的关系呢?
以人为本。
相互喜欢,相互吸引,相互包容,相互妥协。
重点在相互。
这个过程,其实很麻烦,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很低,远不如花点儿钱有效率。
但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喜欢,乃至于发展出来的爱,其实是一种很高级的,独属于人类的情感。
它不仅仅是像动物一样发情。
能够通过复杂的情感链接,建立血缘之外的稳定关系,这本身就是人作为高级动物的一种体现。
而那种花点儿钱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人与商品的相处。
你花钱购买的一切,其实跟你眼前这个人没有关系,对方只是把她身上的某些东西,外化成商品出售给你。
换句话说,时间长了,他根本就不会跟人相处,因为接触的,都是商品。
跟你那啥的,也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人,而是这个人,把自己的一部分,时间,情绪价值,以及别的什么,包装成了商品卖给了你。
而过了那个时间,这份商品,也就消耗掉了。
你以为你是把人当成了商品,但其实,你只是把商品,当成了人。

每次看到我的评论区,有人把找老婆和找小姐这两件事儿给相提并论的时候,我其实都很想说点儿啥。
那有的人讲话了,我不需要什么长久的关系,我也不需要什么高级的情感。
正常的女生不愿意搭理我,我去当舔狗成千上万的花钱连手都牵不到,现在花点儿钱就能解决问题。
更不要说,那些小姐姐,长得比那些高高在上不愿意搭理我的女生好看多了。
还是那句话,都是假的。
这样看上去很爽,用最少的钱和精力,就能把事儿给办了,性价比极高。
但,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治标都做不到,最多算自欺欺人。
人肯定是好色的,但这玩意儿是本能,是需要,而不是想要,本质上,一定是需要长期亲密关系的。
只是有些人,丧失了建立和维持这种关系的能力。
这种事情之所以会上瘾,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了一个长期依赖的、用来替代稳定关系的精神吗啡。
甚至于,产生了“这就是稳定关系”的幻觉。
再说一遍,跟你如胶似漆的,不是人,是商品,而且是时效性极其短的商品。
如果说人跟人的关系结束,还有重新开始的可能,那人跟商品是没有的。
因为商品,直接就消失了。
我不会去指责什么,只要不违法,都是个人自由。
但我还是想给所有沉溺此道的朋友提个醒,长期以往,或许你的生活会看上去很潇洒。
但最后,心里有多空虚,可能,只有自己知道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