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工程款纠纷背后的法治困境:如何破解总包方项目执行难题?

近日,重庆潼南的建筑从业者李治勇就某工程项目工程款支付问题公开表达诉求。该项目自2021年启动以来,因多方合同关系及工程

近日,重庆潼南的建筑从业者李治勇就某工程项目工程款支付问题公开表达诉求。该项目自2021年启动以来,因多方合同关系及工程款结算纠纷,引发社会对建筑行业资金链管理的关注。李先生表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争议,保障施工方合法权益。    “这不是简单的欠款,而是系统性拖欠。”李先生强调,中国五冶作为国家大型企业总包方,掌握全部工程款拨付通道,却在项目早已竣工交付后,长期不向实际施工人结算应得款项。  “工程早已完工多年,五方协议白纸黑字写着欠我2800万,法院也判了,借条也摆在这儿,可钱就是拿不到!”四川成都的实际施工人李先生表示,其在西藏日喀则参与建设的某国防配套工程项目,虽经多方确认债权、司法判决支持,却因总承包方中国五冶公司长期不履行支付义务,导致其及下游供应商、工人工资被严重拖欠。  更关键的是,根据李先生描述,890万欠条是汪某某借去该工程项目的前期费用,导致现如今的局面,如今四年过去,890万元借条至今未兑现,与法院判决的1332.6万元工程欠款形成双重拖欠,凸显中国五冶作为总包方对债务链条的系统性逃避。 “890万,都是我到处在社会上数十个家庭的血汗钱借来的这个890万。”李先生说明。  据李先生陈述,总承包方依据合同约定应协调工程款支付,但实际执行中部分款项未能及时到位。2023年,他通过司法途径向合作方追讨欠款,并获得法院生效判决,判令对方支付1332.6万元。然而,由于执行难度较大,四年间仅执行到位360万元。  更令人费解的是,该项目房建部分经第三方审计结算价为1.373亿元,而李先生作为房建组实际施工人投入的真实成本约9600万元,中间近4000万元差额去向不明。“他们赚走了利润,却把债务留给我们这些干活的人。”李先生说。据悉,该工程由中国五冶作为总承包方承建,李先生通过与汪某某签订《施工合作协议》负责房建主体施工。项目已于2022年竣工交付并投入使用,但工程款支付却陷入僵局。李先生多次申请强制执行,均因总包方不配合、资金流向不清而进展缓慢。  “不是没有依据,不是没有判决,而是有人仗着身份,把法律当摆设!”李先生表示,他不要求额外补偿,只求五方协议约定的2800万元、法院判决的1332万元及合法借款能依法兑现。  根据李先生提供的录音材料,其中该总承包方副总经理卢某某录音中显示,卢某某亲口说他们的格言是:“官司打赢了,钱没拿到,人没了。”          李先生表示:“我们尊重法律程序,也愿意配合司法机关推进执行,但希望总承包方能切实履行责任,协助解决资金结算问题。”       李先生坦言:“长达四年的维权已让其家庭濒临崩溃。因长期无法收回工程款,他不得不四处借贷维持生计,妻子不堪重负离异,孩子教育中断,家中房产被债权人查封,连基本医疗都难以保障。我不是在讨要额外利益,只是想拿回应得的血汗钱,让家人能活下去。”“这不仅关乎我个人的命运,更关乎千千万工人家庭的命运,都是千万家庭的血汗钱!”  李先生强调,其诉求始终聚焦于依法解决工程款支付问题,而非针对特定企业或个人。“我们希望各方能基于事实和法律,共同推动问题妥善解决。”他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工程款结算的监督,切实保障中小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