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如何应对雨雾天气防爆红外摄像机起雾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雨雾的国家,气候属于季风气候类型。除了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全国所有省份都会出现强雨雾天气。从早春到盛夏,从

我国是一个多雨雾的国家,气候属于季风气候类型。除了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全国所有省份都会出现强雨雾天气。从早春到盛夏,从秋凉到冬暖,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了连绵不断的雨雾天气。这种潮湿的气候导致大量水汽释放、扩散并聚集,附着在墙体、设备等物体表面,进而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一般来说,防爆红外摄像机都采用密封设计,防护等级达到IP68标准。然而,当红外灯开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同时,由于外壳散热效果不佳以及机器本身密封性存在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摄像机内部或多或少会出现水汽凝结现象(这一现象在北方地区尤为突出),从而影响监控效果。

例如,在室内外监控应用中,防爆红外摄像机的一个显著缺点就是容易起雾。这让工程商们颇为头疼,因为他们经常接到客户的投诉电话:“你们安装的防爆红外摄像机怎么回事?没几天就变得模糊不清,监控画面根本看不清楚。”

实际上,大家所说的“起雾”现象,大部分情况下并非真正的水汽凝结。考虑到LED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很高,一般除雾用的加热器都无法与之相比,水汽早就被蒸发了。起雾现象更可能是由于防爆红外摄像机内部的湿气在摄像机温度迅速上升时凝结所致,尤其是当摄像机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时,起雾问题会更加严重。

防爆红外摄像机镜头看起来像起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镜头密封问题:镜头遮光圈漏光或未与玻璃紧密贴合,导致红外光折射进入镜头,特别是4mm镜头问题最为严重。

2、部件品质问题:机板参数设置不当。如果只是简单更换滤光片而未对机板进行相应调整,白天可能还能正常使用,但到了晚上就会出现问题,画面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3、主板过热问题:主板电流过大,红外灯分布不合理,导致CCD白底上浮,看起来就像发白雾一样。说到底,起雾现象主要还是因为防水性能不佳,再加上空气潮湿,红外灯及CCD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水汽凝结。

无疑,防爆红外摄像机起雾也与镜头质量有关。有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专门采购一些质量较差的原材料。就目前防爆摄像机市场而言,仍有许多不合格产品在流通使用。

我们都知道,有些摄像机即使在常温下也会起雾。这里需要区分防爆红外摄像机起雾是由于机器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机器内部出现雾气:雾、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根据冷环境的强弱,分别凝结成霜和雾。防爆红外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室内环境下,常常会因为场馆内的雾气或水汽等原因,在防护罩视窗玻璃上形成雾或霜,导致摄像机无法清晰拍摄物体,直接影响监控效果。

不同厂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增加除霜电路、有的开通气孔、有的充氮气、有的加风扇、有的放干燥剂等。方法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有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有些则仍然无法解决。不过,从最基础的角度来看,严格控制料件品质和清洁度,尽量杜绝挥发物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PCB板不能有残留助焊剂,遮光板应采用优质硅胶材料等。

机器外部出现霜、雾:防爆红外摄像机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工作时,防护罩的视窗玻璃容易附着灰尘等污垢,造成摄像机镜头视线受阻。

针对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解决办法:

1、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来清洁玻璃。

2、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与普通视窗玻璃相比,隐形雨刷视窗玻璃具有排斥雨水、灰尘等功能。

3、针对高湿度情况,对外壳密封性提出一定要求。防爆红外摄像机在北方地区应用时,机体内外会产生较大温差,前端镜片容易出现雾化现象。因此,要求机器内部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护罩也要具备优良的防雨、防水、防尘性能。

总体来说,解决防爆红外摄像机镜头起雾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改善主板电流分配;

2、保持摄像机应用环境干燥通风;

3、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