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马革裹尸丨马援立誓马革裹尸,征讨五溪蛮病逝军中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指在战场上牺牲后,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战死疆场。成语出自《后汉书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指在战场上牺牲后,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战死疆场。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注:成语“老当益壮”亦出自该典故。

马援,字文渊,右扶风茂陵县人。马援曾在新莽时期担任督邮,后因私放重囚逃往北地郡,被赦免后便在当地养起了牛羊,此后不断有人前来依附,很快便聚集了数百户人家。游牧之余,马援常常对宾客们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意思是说,大丈夫的志向,应当在穷困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壮烈。

新莽末年,马援经王莽堂弟王林推荐,担任新城大尹。更始二年(24年),新莽灭亡,马援逃往凉州,投入凉州军阀隗嚣麾下。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马援劝说隗嚣归顺东汉,后来隗嚣叛汉,马援又协助朝廷击败隗嚣。

由于新莽末年以来中原动乱,西羌各部趁机侵入塞内。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被任命为陇西太守,率兵平定陇西羌乱,此后数年间,马援先后率兵击败先零羌、参狼羌等部,使得陇右诸羌平定。

建武十七年(41年),马援被征召入朝,出任虎贲中郎将,又率兵平定李广叛乱。不久,交阯女子征侧、征贰又举兵叛乱,光武帝刘秀遂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兵南下攻打叛军,历经两年征战,马援最终平定叛乱,斩杀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凭借战功,朝廷赐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建武二十年(44年),马援率部凯旋回京,光武帝刘秀赐马援兵车,朝见时位次九卿。于是,亲友们纷纷前往拜访,向马援表示恭贺,其中有马援的老友孟翼,素以足智多谋而闻名,就连他也频频对马援表示祝贺。

然而,听到孟冀一味对自己表示祝贺,马援却是皱着眉头说道,“我本希望先生能够对我有所指教,您怎么也与大家一样,只是对我夸赞呢?武帝时期,伏波将军路博德为国家开置七郡,也不过获封数百户;如今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又如何能长久呢?”

孟冀听到马援如此说,心中颇感羞愧,连忙向马援致歉说,“愚不及。”

闻言,马援脸色这才有所好转,继续对好友说道,“如今,匈奴和乌桓仍然不断侵扰北部边境,我欲自请出击。男儿理当战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岂能安安稳稳地躺在床上去世,然后被儿女安葬!”

孟冀听罢,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地称赞道,“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马援返京仅一月,又逢匈奴、乌桓进犯扶风,马援闻讯向朝廷请求出战,光武帝同意了其所请。建武二十一年(45年),马援率领三千骑兵出高柳,巡行雁门、代郡、上谷等地,乌桓兵马闻风而散。

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方武陵郡五溪蛮发生暴动,武威将军刘尚率兵征剿,却因轻敌冒进而全军覆没。马援闻讯,已经六十二岁的他,再度向朝廷请求率兵出征。

光武帝刘秀念及马援年老,且此前曾经患病,担心率兵出征身体会受不了,便没有同意其所请。

马援见皇帝始终没有答复,遂亲自入宫向刘秀当面请战道,“臣尚能披甲上马。”刘秀仍不放心,马援遂当场向皇帝证明,只见他披甲持兵,飞身上马,手扶马鞍,四方顾盼,一时须发飘飘,神采飞扬,当可谓老当益壮,哪有一点年老体弱的模样。

光武帝见状,只好命令马援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人,领兵四万远征武陵。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率部抵达临乡,大败前来迎击的蛮兵,俘虏两千余人,蛮兵纷纷逃入山野。三月,马援率军进驻壶头,蛮兵倚仗山川之利坚守,而汉军却因水流湍急船只难进,再加上天气酷热,大量士兵因暑疫等传染病而死,年老的马援亦身患重病。纵使如此,马援仍然常常拖着病躯瞭望敌情,指挥作战。

不久,马援不幸因病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然而,由于耿舒、梁松等人的诬陷,马援死后一度蒙冤,尸身更是草草下葬,直到汉章帝时,朝廷这才对其追加策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