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是一位非常不幸的皇帝。
他是董卓扶持上去的一位傀儡皇帝,但是直到曹丕逼迫他交出皇位,都没有摆脱傀儡皇帝的枷锁。
这期间,汉献帝曾试图反抗,但是失败了。汉献帝也有过一次绝佳的翻盘机会,可惜没有把握住。
一、董卓之乱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的次子,由董太后抚养长大。
189年,汉灵帝去世后,传位给了长子汉少帝刘辩,封刘协为渤海王。不久之后又改封为陈留王。
汉少帝刘辩当了皇帝后,年幼无法亲政,董太后和何皇后都想临朝听政。何皇后的儿子刘辩是皇帝,哥哥何进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宦官十常侍也支持何皇后,导致董太后很快被何皇后毒杀。
董太后死后,刘协没有了靠山。
同时,宦官十常侍和外戚大将军何进也因为争夺朝廷控制权,内斗了起来。何进想杀掉十常侍。何皇后将十常侍视为心腹,不许何进杀害他们。何进做了一个非常昏聩的决定,他下密诏让董卓、丁原率兵入京,想让他们给何皇后施压,除掉十常侍。十常侍得知此事后,惶恐不安,以何皇后的名义将何进骗入皇宫杀害了。何进部将袁绍等人为给他报仇,诛杀了宫中宦官。
外戚、宦官两败俱伤后,便宜了董卓。他率兵入京,控制了朝廷,小皇帝汉少帝沦为董卓的傀儡。
这个时期,只有同样率兵入京的并州军阀丁原还可以抗衡董卓。董卓为了大权独揽,将赤兔马赠送给丁原麾下大将吕布,让吕布杀害丁原投靠了自己。丁原死后,朝中就无人能抗衡董卓了。
不过,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很快,董卓就将自己作死了,他废黜和毒杀了汉少帝、何太后,立了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这激起了天下人的不满,曹操、袁绍等诸侯开始起兵讨伐董卓。
袁绍、曹操等诸侯实力强大,可以帮助汉献帝灭掉董卓,夺回权力,但是他们并不想帮助汉献帝夺回权力,而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想为自己谋夺天下。诸侯联军人多势众,多次击败董卓部将。董卓知道自己不是诸侯联军的对手,选择暂避锋芒,带着汉献帝迁都到了长安。
逃到长安后,董卓依旧不知收敛,残暴不仁,为非作歹,惹得人神共愤。王允是一位忠于汉室的大臣,他为了除掉“汉贼”董卓,巧施美人计,让董卓和麾下大将吕布争夺自己倾国倾城的养女,导致2人交恶。王允和其养女从中挑拨,激化了2人之间的矛盾,诱导吕布杀了董卓。
二、李傕、郭汜之乱
董卓死后,王允控制了朝廷。
王允是一位忠于汉献帝的大臣。
这个时候,是汉献帝逆天改命,摆脱傀儡身份的最好机会。可惜,此时的汉献帝只是一个12个的小孩,他没有能力主导朝堂决策,也没有能力整合天下诸侯,让他们听命于自己和朝廷。
王允原本可以做到这一切。
可惜他的愚蠢操作彻底葬送了大汉王朝。
王允掌权后,同僚劝说王允赦免董卓部将,安抚众将士。如果王允这样做了,董卓之乱很快会平息,袁绍、曹操等人也不敢反抗朝廷。可惜,王允除掉董卓后,变得居功自傲,狂妄自大了起来,觉得自己连董卓都能除掉,天下还有谁是他对付不了的呢?要将董卓余党斩尽杀绝。
李傕、郭汜等人得知王允不愿放过他们后,惶恐不安,准备解散军队,潜逃回西凉去。董卓的谋士贾诩劝说道,他们这样逃回去,沿途一个亭长就可以抓捕他们,还不如率兵反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失败了,再逃也不迟。李傕、郭汜如梦初醒,开始收敛士兵,率兵反攻长安。
李傕、郭汜击败吕布,攻陷长安后,为给董卓报仇,开始在长安大肆屠杀、抢劫掳掠等,让长安变成了人间地狱。同时,王允被李傕、郭汜杀害后,汉献帝又变成了李傕、郭汜的傀儡皇帝。
李傕、郭汜是2个没啥头脑的人,他们很快因为争权夺利,猜忌和内斗了起来。汉献帝为摆脱李傕、郭汜的控制,趁李傕、郭汜等人内斗之际,在杨奉、董承等人的保护下东归回到了洛阳。
三、挟天子以令诸侯
洛阳的宫殿在战争中已经被完全摧毁。
汉献帝看着眼前的废墟,陷入了绝望。
恰好此时,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迎奉天子”,亲自率兵来迎接汉献帝。或许在这一时刻,汉献帝心中产生过曹操的大汉忠臣和救星的想法。不过,当他被曹操带到许昌后,他的一切幻想就破灭了,他只是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做别人的傀儡。曹操得到汉献帝后,就“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让各地诸侯归顺于他和听命于他。如果哪个诸侯不听命于他,曹操就以汉献帝的名义讨伐他,让曹操始终占据着道德制高点。
和汉末诸侯较量的过程中,曹操接连消灭袁术、吕布、袁绍等强敌,成了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
与此同时,汉献帝也不甘心做曹操的傀儡。200年,汉献帝暗下衣带诏,让董贵人的父亲董承联系忠于汉室的大臣,设法除掉曹操。衣带诏事情败露后,参与此事的董贵人、董承、种辑、吴子兰等人被曹操所杀。214年,伏皇后又给自己的父亲付完写信,让他设法除掉曹操。事情败露后,伏皇后、付完等人被曹操诛杀。身边亲近的人接连被杀,汉献帝绝望了,不再反抗。
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
220年12月,在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了曹丕,他被曹丕封为山阳公,最后善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