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选型:针对烟囱 “高温、强腐蚀、高风速” 工况,采用 “无机富锌底漆(80μm)+ 玻璃鳞片胶泥中间层(600μm)+ 硅树脂面漆(150μm)” 三层防腐体系。无机富锌底漆耐高温达 400℃且具备阴极保护功能,玻璃鳞片胶泥形成致密抗渗层,硅树脂面漆耐紫外线老化,整套体系耐盐雾测试超 3000 小时,耐温范围 -40℃~600℃。
工艺设计:鉴于自立式钢烟囱 “无外部支撑、高空作业风险高” 特点,制定 “分段升降平台 + 机器人协同” 施工方案。利用 BIM 技术模拟施工流程,将烟囱划分为 10施工段,通过液压升降平台实现作业面动态调整,搭配防腐喷涂机器人,确保复杂曲面喷涂均匀性。
2. 资源统筹部署设备投入:配备 4 套智能液压升降平台(承重 800kg),集成风速监测、自动调平功能;引入管道防腐机器人(搭载高压无气喷涂系统、红外测厚仪),实现高空作业自动化;搭建临时物料垂直运输系统,保障油漆、胶泥等材料高效输送。
人员培训:20 名施工人员参与 “高空防腐作业 + 机器人操作” 专项培训,重点掌握高温环境下防腐材料施工参数控制、升降平台应急操作等技能,通过模拟考核后持证上岗。
二、施工攻坚:高空防腐的精密作战1. 基面处理:彻底除锈,稳固根基采用 “高压水射流除锈(压力 120MPa)+ 电动钢丝刷打磨” 组合工艺,清除烟囱表面氧化皮、旧涂层及锈蚀物,处理等级达 Sa2.5 级,局部凹坑采用环氧腻子填补,打磨至表面粗糙度 Ra60-80μm,增强涂层附着力。
对烟囱焊缝、法兰连接处等易腐蚀部位,进行二次精细打磨,确保无焊渣、毛刺残留,为后续防腐施工奠定基础。
2. 防腐施工:多层防护,精准喷涂底漆施工:无机富锌底漆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沿烟囱圆周方向均匀喷涂,控制湿膜厚度,每道干燥后通过电火花检测仪(5000V)检测漏点,及时补涂。底漆固化后,锌含量检测达 92%,远超标准要求。
中间层施工:玻璃鳞片胶泥采用抹涂与压辊相结合的方式,分两层施工,每层厚度 300μm。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胶泥涂抹方向,确保鳞片层有序叠压,形成致密防渗结构,最终中间层硬度达邵氏 D75,抗渗压力≥1.2MPa。
面漆工艺:硅树脂面漆添加纳米抗污剂,采用 “十字交叉喷涂法”,第一层纵向喷涂,第二层横向覆盖,控制喷枪与基面距离 30-40cm,移动速度 1.0-1.2m/s,避免流挂、橘皮现象,最终漆面光泽度达 65±5GU,色差 ΔE≤0.8。
3. 安全管控:立体防护,全程监测升降平台设置双重防坠落装置(安全绳 + 限速器),配备风速传感器(≥10.8m/s 自动下降);作业区域下方设置 50 米警戒区,安装柔性防护网;每日施工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累计开展安全培训 15 次,应急演练 5 次,确保施工安全零事故。
三、验收交付:严格检测,品质见证1. 多维度检测涂层性能: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附着力测试达 8MPa(远超国标 5MPa 要求),耐人工老化(3000 小时氙灯照射)色差 ΔE=0.6,粉化等级 0 级;耐高温测试(600℃,24 小时)涂层无开裂、脱落现象,各项指标符合《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 50726 标准。
外观质量:烟囱表面涂层平整光滑,无漏涂、针孔、气泡等缺陷,阴阳角过渡自然。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设备,对烟囱全高度进行 360° 无死角检查,确保防腐层完整性。
2. 竣工亮点创新应用 “物联网监测系统”,在烟囱关键部位嵌入温湿度、腐蚀速率传感器,实时数据上传至中控平台,实现防腐状态智能预警;同步完成烟囱航空标志漆涂刷,符合 GB 4706.26 标准,保障航空安全。
四、项目价值:安全环保,长效护航安全保障:新防腐体系有效阻隔腐蚀介质,经测算可使烟囱壁厚减薄速率降低 90%,显著提升结构稳定性,消除穿孔泄漏风险,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环保效益:严密的防腐涂层防止废气泄漏,助力企业废气排放稳定达标,减少环境污染;据估算,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酸性气体无组织排放约 50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