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她说想倾诉,他却只想睡觉,谁对谁错?

你家也这样吗?我睡前想聊邻居家孩子升学、同事的小矛盾,他只回“嗯、哦”。这到底是陪伴,还是敷衍?最近开学的这个时候正好赶

你家也这样吗?我睡前想聊邻居家孩子升学、同事的小矛盾,他只回“嗯、哦”。这到底是陪伴,还是敷衍?

最近开学的这个时候正好赶上了两个节日的前几天,“睡前聊天”和“情绪价值”这两个话题又被大家拿出来谈论了。下班之后特别累,连话都不想说的人变多了,夫妻之间也就很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

很多人把日常小事当作“在你这儿报到”。有人却觉得这些话没用,耽误休息。需求不一样,误会就来了。一位妻子说:我不是爱八卦,我是想让他知道我今天怎么过的。我需要被认真听一听,不是被打发。

一位宝爸直说:一天会议接会议,脑子像糨糊。再聊别人的事,我会烦。不是不在乎,是扛不住了。先把“为什么聊”说清楚。不是为了给对方出主意,是为了同步心情、拉近距离。开口就三句:发生了啥,我怎么想,你怎么回应就好。

一位宝妈的办法很简单:晚上睡觉前设定15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只聊生活方面的事,重要的事情先讲,等时间到了就停止聊天。她持续这样做了一周,家里的氛围明显变得更加舒适了。

别再“嗯、哦”。换成能接住的话:我听到了;你在意的是这个点;我理解你担心;你要我怎么帮;我们先这样处理行不行。还可以给话题分个级。家里要事当天聊;和心情有关的,控制在15分钟;轻松八卦,周末边散步边说。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不想说话的时候,别假装联系不上,先把自己的状况和时间讲明白:我现在特别疲惫,不过可以集中精力听你讲十分钟,其余的等到明天早上再聊。这样比板着脸不回应要好很多。

爱分享的一方,也别一股脑。先给提要和期待:不求建议,就想被听三件事;今天五分钟就好。每周再来一次小复盘,补齐细节。一位护士老婆用“情绪词卡”,上面有“沮丧”“期待”“紧张”这些词她先把情绪点出来。这样他能更快理解,我也不用绕太多弯子了,沟通也就更顺畅了。

别把亲近当作话多,也别拿效率当借口。今天试试这三个步骤:用三句话开始交流、将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最后把重点复述一遍。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比获得别人的认同,更能让自己内心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