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广州日报发了一篇新闻,标题连郑智化的名字都不提,直接在标题中插了一句,“深圳机场道歉,网友: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我最初还以为广州日报要站在网友一边呢,仔细看了看文章的内容,感觉还好,其中放出的四条留言,一条说“把视频放出来,机场再怎么服务差也不至于让乘客连滚带爬”。
这一条留言很有代表性,在某个社交平台上,我看到围绕这一条意思而展开讨论的网友很多很多,甚至直接骂郑智化的都有,甚至有说郑智化“坐井观天”的网友都有。
这世界是怎么了?我真的是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的人没有对残障人士的基本关怀,有的只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以至知晓天下的自信?
这些坏人们聚集到一起,把个别社交平台的公共话题真搞得乌烟瘴气了。
幸好在微信上看到很多文章为郑智化说话的,要不然我还以为网络遍地是坏人了。
但凡有过出国体验的人就应该知道,国外发达国家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不是说着那么好听,而是落到实处的好,是没让残障人士觉得自己是残障人士。
现在到了深圳机场,看视频显示,确实是有高度落差的,坐在轮椅上的郑智化必须要站起来。
然而郑智化是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站起来的,此时确有深圳机场的航司地服人员和机组人员各一名帮助郑智化上了飞机。
他们的方法不是安排郑智化由专门的残障人士通道上车,而是扶起了郑智化。郑智化也艰难地撑起了拐杖。
整个过程,我是强烈感觉到了郑智化的狼狈不堪。当然视频里也确实没有郑智化所说的“连滚带爬”。但是如果从“连滚带爬”的引申义来看,肢体动作的不便,是不是引发了心灵上的连滚带爬了呢?
见郑智化最新微博如下:
“各位朋友,關於這件事,我要澄清以下:
連滾帶爬的用詞,是我登機過程不順,一時氣憤的遣詞,這個我必須為我的用詞道歉,這次幫我推輪椅的小哥服務非常好,甚至直接攙扶我的腿進機門,在此向各位服務人員一併致謝,希望不要因此對服務人員造成不好影響。
因事件引發的對少數群體利益的關注,比我個人感受意義更大,交給社會各方討論。
鄭智化
2025年10月27日”
可见郑智化正是心灵上有了连滚带爬的感受。
然而,很多网友对此是不理解的,开始说事情反转了,甚至要求郑智化道歉,要郑智化反过来夸奖深圳机场对郑智化的服务是有多么地好,甚至要认为郑智化享用了特权。
这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思,才会有如此“连滚带爬”的滑坡思想?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的思想会堕落至此?不去关心所有残障人士上飞机的不便,而是要代表郑智化甚至强迫郑智化去感谢深圳机场?
幸好,我看到广州日报那篇新闻下的评论还有一条,是:“其实现场的、及时的人性化处理很重要”。
这个点赞量是最少的,但也是一点希望。
还是有网友聪明一点,也善良得多。
甚至不只是机场,有很多公共场合对残障人士的设施本身是不便的。
我觉得做得好的公共场合有好的,比如地铁。但其他公共场合,说真的,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希望有爱心的有关部门人士,可以认真看看郑智化的微博,积极优化公共场合为残障人士服务的基础设施,并请残障人士一起来商量,怎么优化公共设施和服务。
也希望一些网友们别觉得自己站在岸边,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指责郑智化的网友才有可能真正生活在井里?
幸好生活在井里的人不多,要不然我都要伤心死了。
看到同样是广州日报的评论,点赞最多的一条是:“说体验感很好的,那是你没有遇到身体上残缺所带来的不便,当你没有遇到别人的困难时,你总会觉得一切都挺完善,只有真的需要的人面临麻烦时,才能突显问题所在。”
这一条讲得很好,希望未来十年公共场合的残障设施可以越来越完善,不要让像郑智化这样的所有残障人士感觉麻烦甚至灰心丧气。
看到郑智化说要引退,说明郑智化确实感觉到了伤心和委屈。很欣慰看到深圳机场道歉了。希望这样的歉意不要只体现在语言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逐步完善深圳机场属于残障人士的公共设施。
我们应该感谢郑智化,而不是有不同意见。我们应该为所有人服务,而不是只为强势群体服务。
郑智化应该是第一个因机场有不便利操作而发声的人,尽管他的发声引发了一部分网友的不同意见,但是在我看来,他正如他的歌曲《水手》里说的:“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在带着咸味的空气中自由地呼吸。”
一个美好的城市,理应让每个来到这个城市的人,包括所有的弱势群体,可以找回自己,可以自由地呼吸。
(木田之光写于2025年10月27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