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次路过商场停车场,总能看到几辆挂着临时牌照的五菱星光 2025 款。作为家里有换车计划的人,难免会多留意几眼 —— 毕竟 10 万级的新能源轿车市场里,能同时兼顾空间、续航和智能配置的车型不算多。抱着实地体验的想法,我借到了一台 610km 智能进阶型,花了一周时间从日常通勤到周末短途出行都深度体验了一番,今天就聊聊这款车实际用起来到底怎么样。
外观设计:细节处见用心五菱星光 2025 款 610km 智能进阶型在外观上的调整,更多体现在细节优化上。新车新增了星幕黑、星烁金、星耀白三种车色,搭配巴斯夫 2K 高清透漆工艺,在光线照射下能呈现出较为细腻的质感。
前脸采用无格栅的低趴设计,线条棱角分明,营造出一定的运动气息。这种设计带来的实际好处是风阻系数达到 0.228Cd,在行驶过程中对风噪控制和能耗表现都有帮助。
车灯配置上,LED 自动星彩灯组具备自适应远近光功能,部分车型采用分体式布局,上方为日行灯,下方为主大灯,也有车型配备贯穿式灯带,夜间点亮后识别度尚可。其中智能转向辅助功能在过弯时能扩大照明范围,对夜间行车便利性有提升。
车身侧面,溜背造型让整体线条从车头延伸至车尾,4835mm 的车长配合 2800mm 轴距,带来了接近 B 级车的视觉感受。18 寸星旋轮毂设计灵感源自星空,有精车星旋、低风阻铝合金等不同样式可供选择。半隐藏式门把手使车身侧面更显流畅,车顶采用无缝激光焊接工艺,对车身强度有一定增强作用。
车尾的贯穿式星环尾灯是较为醒目的设计,夜间点亮后形成连贯的光带,视觉效果不错。同时,封闭格栅内部的风洞优化、可随电池温度调节的主动进气口以及带隐藏通风槽的低风阻轮毂等细节,兼顾了美观与实用。
对比旧款车型,新车在车色选择、车漆质感、前脸设计、车灯功能、车身工艺及轮毂样式等方面都有调整,整体更符合当下审美趋势。



车身尺寸升级后,五菱星光 2025 款 610km 智能进阶型的长宽高为 4835×1860×1515mm,轴距 2800mm,相比多数同级车型如比亚迪秦 PLUS(轴距 2718mm),在空间上有一定优势。
实际乘坐时,身高 180cm 左右的乘客坐进前排,头部和腿部空间都比较充裕,不会有压抑感。后排腿部空间超过 1 米,同样身高的乘客在前排座椅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后排膝部仍有两拳以上空间,头部空间也不会显得局促。地台基本平整,三人同时乘坐时中间乘客的舒适性不会受到太多影响。部分版本后排坐垫宽度 1350mm,肩部空间也足够日常使用。
储物方面,后备箱常规容积 600L,日常放置行李、杂物足够。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放倒后能扩展出更大空间,偶尔需要运输大件物品时也能应对。车内设计了 26 处收纳空间,包括前排中央扶手箱、门板储物格、手套箱,还有隐藏储物格和门板雨伞槽等,方便放置手机、水杯、纸巾等小物件。


车内采用霞光橙与暗夜灰双色搭配(部分版本提供暗夜灰单色),整体风格偏向实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档次感。换挡机构改为怀挡设计后,原本的位置被设计成双层岛台,上层有手机托盘和 50 瓦风冷无线快充,下层储物空间宽敞,还配备了 USB/Type-C 接口,日常使用便利性不错。
副仪表台经过重新设计,回形空调出风口和物理按键布局清晰,操作起来比较顺手。中控台面及经常接触的区域使用亲肤触感的 PU 材质,触感细腻,且具有抗菌特性。中控台、门板等部位进行了软包处理,膝盖容易碰到的地方也用皮质包裹,整体质感在同价位车型中属于较好水平。部分车型配备的石纹透光工艺曜石藏金饰板,为车内增添了一些精致感。
座椅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立体环抱式造型对身体的支撑和包裹性比较到位。填充物使用高密度海绵,长时间乘坐不易感到疲劳。主副驾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并有三档腰托吸风功能,对缓解驾驶时的腰部压力有帮助。后排坐垫比上一代延长 5 厘米,靠背角度也进行了优化,乘坐舒适性有提升,身高较高的乘客也能找到合适的坐姿。
智能交互方面,15.6 英寸 LED 中控屏搭配 8.8 英寸 LED 仪表屏,显示清晰,操作流畅度尚可。中控屏内置的灵语智能语音系统接入了 Deepseek 大模型,支持方言连续指令,通过语音可以控制导航、音乐、空调等功能,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比较方便。
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握感不错,按键布局合理,操作起来顺手。全新的方形钥匙体积小巧,携带方便。部分车型配备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后排座椅加热以及后排中央扶手,6 扬声器音响系统的音效表现中规中矩。
实际体验中,长途驾驶时座椅的按摩功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疲劳作用;高速行驶时,车内对风噪和胎噪的控制较好,整体静谧性处于同级别中等偏上水平。




五菱星光 2025 款搭载的神炼电池 2.0 在安全测试中表现突出。通过电芯多面五针刺测试,模拟极端短路情况时,电池包未出现冒烟、起火现象;在电池高动能枪击测试中,系统能在 1ms 内切断电路,温升仅 1.2℃,展现出较好的安全性能。
除了电池安全,车辆在其他安全配置上也比较全面。全系标配 7 气囊,其中前排远端气囊在同级车型中并不常见,能在碰撞时为车内人员提供更多保护。360° 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功能,让驾驶员在停车和通过复杂路况时能更清楚地了解车辆周围环境。L2 + 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包含 17 项主动安全功能,对行车安全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模拟高速爆胎测试中,车辆能在 0.3 秒内启动 ESP 稳定系统,保持车身姿态稳定,未出现失控情况,说明其在突发状况下的安全保障能力尚可。


610km 智能进阶型采用前置单电机驱动,电动机总功率 150kW,总马力 204Ps,总扭矩 310N・m,搭配电动车单速变速箱,动力输出线性,电机运行时噪音较小。0-100km/h 加速时间 7.3 秒,极速可达 160-185km/h,日常驾驶动力足够使用。
该版本配备 69.2kWh 电池,CLTC 纯电续航里程 610km。实际测试中,城市工况下续航达成率约 92%,高速工况(120km/h)下达成率约 85%,续航表现较为实在。
补能方面,支持快充,从 30% 充至 80% 需要 0.33 小时,能减少等待时间。电池预加热技术在 - 20℃环境下,可使续航衰减率低于 15%,保证了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稳定性。
此外,车辆通过低风阻设计、高动能回收率、高效电驱、变频空调等方式优化能耗。与秦 L EV 相比,其 610km 版本续航更长(秦 L EV 为 545km),快充时间更短(秦 L EV 为 0.4 小时)。
在北京夏季的实际测试中,全程开启 24℃自动空调,车辆续航达到 608km,百公里电耗 12.8kWh,能耗表现处于合理水平。
智能辅助:提升驾驶便利性灵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五菱星光 2025 款的一个亮点,为驾驶带来了一定便利。高速领航功能支持自动变道、匝道通行以及 0-130km/h 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在长途高速行驶时能减轻驾驶员的操作强度。
记忆泊车功能可应对垂直、侧方、斜列等多种车位,识别率 99.3%,对于不同类型的泊车场景都能较好处理。跨层记忆泊车功能能记忆 1km 距离,可自主完成上下坡和避障,在复杂停车场中实用性较强。
实际测试中,在商场地下停车场,车辆能自主完成跨三层的记忆泊车,过程较为顺畅;高速路段的自动超车动作流畅,变道决策也比较合理,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不错。

五菱星光 2025 款 610km 智能进阶型官方指导价 11.58 万元,与同级车型相比有一定竞争力。续航方面,优于比亚迪秦 PLUS EV(510km)、AION S Plus(510km)等;智能化方面,灵眸系统功能与小鹏 P5 接近,但小鹏 P5 售价高出 3-5 万;安全方面,神炼电池的安全表现也较为突出。
总结经过一周的体验,五菱星光 2025 款给我的感觉是 "没有明显短板"。从每天上下班的城市通勤到周末带着家人短途出游,它在空间、续航、智能配置等方面都能满足需求。神炼电池让人在日常使用中少了些对安全的顾虑,灵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则确实能在长途驾驶时减轻不少负担。
10.98 万起的售价,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想兼顾实用性和科技感的家庭来说,是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当然,它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音响效果也只是满足基本需求。但综合来看,在这个价位区间里,五菱星光 2025 款确实展现出了不错的产品力,这或许也是它上市首月能收获 5 万台订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