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德州首富姜桂廷解除留置与多位民营企业家改判无罪

前天晚上,一则德州首富姜桂廷解除留置措施的消息,又让德州的百姓议论纷纷,就如同今年6月份姜桂廷被留置一样的引人

前天晚上,一则德州首富姜桂廷解除留置措施的消息,又让德州的百姓议论纷纷,就如同今年6月份姜桂廷被留置一样的引人关注。

越是重要的新闻字越少,留置的原因是什么,解除留置又以为着什么,上市公司的公告里,没有答案。

一个德州的民营企业家被留置和解除留置,为什么引起德州那么多人的关注,不仅仅因为他是德州首富,更重要的他的企业怎么办?他企业的近2000名职工怎么办?

留置与解除留置

今年6月12日晚间,景津装备(603279.SH)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姜桂廷被留置。

今年11月6日晚间,景津装备(603279.SH)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由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解除留置通知书》,保德县监察委员会已对姜桂廷解除留置措施。目前姜桂廷已能正常履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就是这两则消息,在德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当初被留置的时候,社会上流传出种种版本,什么洗钱了,什么行贿了-------

现在解除留置,各种说法又来了,什么花钱捞人,什么破财免灾,什么贵人相助-----

在德州公开不公开的场合,姜桂廷和景津集团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在企业家圈和官场,更是成了热门话题,众多的猜测,太多的打探。

解除留置措施以为着什么

根据有关的法律,解除留置措施的条件主要包括留置期限届满、调查发现不需要继续留置、证据不足或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等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解除留置措施的主要条件

解除留置措施的主要条件

留置期限届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一次,但总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期限届满后必须解除。 调查结果显示不需要留置:监察机关经调查发现被留置人不构成职务违法或犯罪或证据不足以支持继续留置时,应及时解除。 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被留置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留置措施自动解除,转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4、留置措施不当:包括审批程序错误、适用对象错误或超出法定范围,监察机关发现后应立即解除。5、被留置人配合调查:如主动交代监察机关未掌握的违法犯罪事实,可能因配合度高而解除留置。 关于留置 所谓“留置”,是指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时,为了防止被调查人逃避调查或妨碍取证,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这种措施通常用于初步审查阶段,以防止证据丢失或被破坏。被留置并不一定意味着确定违法或构成职务犯罪,只是表明相关机关认为其存在一定嫌疑,需要进一步调查确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十二条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 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景津的经营是不是受到影响 今年前三季度,景津装备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10.70%;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34.53%。 6月13日,也就是被留置的消息发布的第二天,也是一个周五,公司股票以跌停开盘。最终跌幅近7分点。股票价格从6月12日收盘的16:13跌至15:10. 昨日发布解除留置后股票上涨3%. 从6月12到11月7日,股票价格从16;13涨至16:50.从这个区间看,坚持的股民损失不大。 今年前三季度,景津装备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10.70%;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34.53%。 从公司前三个季度的报表来看营业收入影响不是太大,但是净利润下滑速度惊人,就是第四季度火力全开,恐怕今年的企业效益也不如去年。 去几家机构的预测看,今年净利润下降10%,差不多成了定局。 不过机构还是看好该公司的前景。 多位民营企业家改判无罪 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4个,包括3个刑事案例、1个民事案例。典型案例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谢某等三人虚报注册资本、私分国有资产、行贿、职务侵占再审部分改判无罪案中,原二审期间公司法已对资本注册制度作出了重大调整,当事人没有实缴注册资本的行为未违反修正后公司法的规定,不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人民法院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准确划定罪与非罪界限,对此案依法再审裁判,切实维护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典型案例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叶某某合同诈骗再审改判无罪案,窦某某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再审改判无罪案均由合同纠纷引发,但在案证据并不能证实当事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存在侵占、挪用等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坚守刑法谦抑性原则,准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有利于体现刑法最后的保障作用,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此外,典型案例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史某某、王某某诉某矿业公司、某联合集团企业出售合同纠纷再审案,坚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法律地位平等,充分体现人民法院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依法平等保护,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 2025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就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刚刚公布的“十五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强化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贡献了众多税收、GDP、技术创新成果和就业岗位。最高法的这些案例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民营企业家能够吃下“定心丸”,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必将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繁荣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