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白大褂叩响家门:张医生和孙护士的社区健康“摆渡”

“张医生来啦!快进屋暖和暖和!”王阿姨拉开门,把裹着寒风的张医生和孙护士让进客厅——刚放下诊包,孙护士就熟门熟路地从袋子

“张医生来啦!快进屋暖和暖和!”王阿姨拉开门,把裹着寒风的张医生和孙护士让进客厅——刚放下诊包,孙护士就熟门熟路地从袋子里掏出血压计,“阿姨,先量个血压,上周您说的头晕咱们再看看。”

这是北方工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团队的日常:张医生背着诊包、孙护士拎着健康监测箱,每周雷打不动地敲开辖区高龄、独居居民的家门。

在李大爷家的沙发旁,张医生正用听诊器贴在老人胸口,眉头轻皱又舒展:“大爷,您这心肺音比上月清亮多啦,入冬后别忘多通风哈!”孙护士则蹲在茶几边,把血糖试纸插进仪器,指尖轻刺后抬头笑:“大爷,今天血糖6.2,特别标准!”

转到独居的刘奶奶家时,太阳刚爬过窗台。张医生翻出老人的用药清单,把“早中晚”的药片分装进便携药盒,孙护士则帮着调试新领的血氧仪:“奶奶,按这个键就能测,数值低于95记得给服务站打电话哈!”刘奶奶攥着孙护士的手不肯放:“你们比我家孩子来得还勤,有你们在,我这心就落了地。”

从血压、血糖的基础监测,到用药指导、健康叮嘱,张医生和孙护士的上门服务,把“看病远、看病难”的困扰,变成了“家门口的安心”。诊包里的听诊器磨出了包浆,健康本上的字迹写满了半本,而居民家门口的笑脸,成了他们最踏实的“军功章”。

当白大褂的身影消失在楼道转角,刘奶奶扒着门框喊道:“下周还来啊!”张医生回头挥挥手:“放心,准到!”

来源:北方工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