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时间:2025年12月12日至12月18日
展览地点:上海朵云艺术馆(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422号4楼)
展览主题:“文化高度 南北艺术对话的标杆性时间”
(英文:ATISTIC CROSSROADS: SHANGHAI AND LIAONING’S NORTH-SOUTH SYMPHONY)
参展艺术家:冯大中(以画虎闻名的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家)、郭兴文(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书法家、诗人)
背景补充:朵云轩是百年艺术机构,此次展览呈现南北艺术对话,体现了不同地域艺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展现冯大中和郭兴文在诗书画领域的艺术成就与文化内涵。

展览介绍
“行走”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文化觉醒的仪式。当冯大中的虎目凝视江南的烟雨,当郭兴文的墨迹浸润海派的潮汐,我们看见的,是文明在对话中生长的永恒力量。我们以“新裁别出,精益求精”的初心,将这场南北艺术对话升华为文明互鉴的当代实践——因为真正的艺术,永远在路上。
百年朵云轩艺术馆,迎来一场跨越地理与艺术疆界的盛事。2025年12月12日,「行走」——冯大中、郭兴文沪上诗书画雅集展即将在此启幕。展览以“行走”为题,既喻指两位艺术家脚踏实地的艺术跋涉,亦象征中华文明在交流中生生不息的传承使命。系统呈现辽宁地域文化精髓,呼应辽宁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支撑。
朵云轩作为百年艺术机构,推出众多文化名人,书画篆刻泰斗程十发,朵云轩1980年代起代理其作品,并协助策划赴日展览,成为其艺术国际化的重要推手。张大千:通过朵云轩牵线拜入曾熙门下学习书画。书法大家沈尹默,1950年代朵云轩为其出版《沈尹默法书集》,通过雕版复刻其《兰亭序》临本,推动碑帖复兴。傅抱石成为外交纽带:1957年朵云轩印制《江山如此多娇》木刻水印版,刘海粟、应野平、吴昌硕等一批艺术大家。其现代美术教育理念与绘画创新理念得以呈现。

冯大中
冯大中(1949年生),号“伏虎草堂主人”“山野散人”,生于辽宁盖州,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家,以画虎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虎”。曾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等职、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冯大中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提出“工笔即写心”的创作观,强调艺术需扎根生活、对话传统。其作品《晓风残月》以月光虎影隐喻生态和谐,《苍茅白露》借芦苇秋色表达生命哲思,始终以“天人合一”为美学内核。

郭興文
(1952年6月—),号枕石斋主,辽宁盘锦人,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书法家、诗人。
长期活跃于东北文艺界,曾历任县委书记,盘锦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副书记,辽宁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辽宁省文联名誉主席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政协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报》学术顾问,辽宁省艺术家企业家事业家联谊会名誉会长。是兼具行政管理与艺术创作双重成就的复合型文化人物。
郭兴文的“诗”:《往识集》上下卷共333篇咏史诗,涵盖王侯将相、平民百姓等各类人物,融合了郭兴文先生对民族使命感与文化自信的诠释。
李默然称其书法“以真为本,去矫饰而存风骨”。
宋雨桂评其“在权力与艺术间守住文人本心,是懂艺术的领导,是领导中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