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山东滕州——原定于21日开幕的全国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目前已在滕州市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面进入白热化竞技阶段。赛事日程过半,来自全国各地的技能精英在真实的工业场景中展开激烈角逐,以实际行动诠释“匠心筑梦·技创未来”的赛事主题。

不同于传统赛场,本次决赛场地直接设在山东大汉智能科技的生产车间内。选手们面对的是正在运行的高精度数控机床,任务涵盖机械装配、电气系统调试、数控程序优化及突发故障排查等全流程挑战。现场可见,选手们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对设备精度校准、参数修复等复杂操作,每一步都考验着其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战应变能力。
“这种环境让人瞬间进入状态,”一位来自东北赛区的选手表示,“机床的运行声、工具的操作触感,都和日常工作中一模一样,这才是真正的技能比武。”
以赛促产:民族品牌搭建人才赋能平台作为赛事冠名方与承办地,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开放生产车间、提供技术设备支持,将企业资源转化为行业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公司负责人指出:“竞赛不是孤立的展示,而是与产业需求直接挂钩。选手在实战中暴露的问题,正是我们优化产品设计的宝贵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赛场背景板上“成为用户信赖的民族品牌”的标语与“铸就智能制造人才新高地”的赛事目标相互映衬,凸显出企业推动行业发展的长远布局。通过赛事,企业不仅展示了技术实力,更与院校、行业专家建立了深度链接,为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
攻坚克难:技能精英展现“顽强拼搏”精神在精度要求极高的装调环节,多名选手面临系统参数异常、机械传动故障等突发状况。一名裁判员评价道:“顶尖竞赛的难点在于排除故障的效率和创新性。今天有选手通过自主编写的辅助程序快速定位问题,这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正是行业需要的。”
“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在赛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选手为优化0.01毫米的定位误差反复调试至深夜,也有团队协作攻克多轴联动编程难题。这种对极致的追求,恰恰呼应了智能制造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赛事意义:为行业人才梯队建设提速随着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其维护与升级能力直接影响产业链稳定性。本次竞赛通过实战化命题,不仅筛选出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技能尖兵,更推动了行业技术标准的优化与普及。
“国家赛事引领的作用在于树立标杆,”赛事组委会专家表示,“选手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可能成为行业培训的经典案例。”

赛事将于23日闭幕,但其对行业的影响将持续发酵。山东大汉智能科技计划将竞赛中涌现的技术方案纳入企业案例库,并联合职业院校开发针对性课程,实现“竞赛-研发-教学”的闭环。
这场在车间里进行的国家级竞赛,正以最直接的方式证明:当技能锤炼与产业一线深度融合,中国智造的人才基石将愈发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