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秘密建造10000座碉堡,藏有2000枚洲际导弹,距离中国最近仅900公里

冷战时期,苏联在亚洲腹地秘密构建的、规模骇人的导弹碉堡群,其中最近的一座,距离中国边境仅有短短的900公里。这股令人窒息

冷战时期,苏联在亚洲腹地秘密构建的、规模骇人的导弹碉堡群,其中最近的一座,距离中国边境仅有短短的900公里。

这股令人窒息的战略压力,主要来自苏联鼎盛时期的“钢铁洪流”思维。为了在美苏争霸中取得优势,并对抗中美关系的缓和,苏联从60年代末开始,在其广阔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启动了一项规模浩大的地下防御工事建设。

根据估算,苏联在亚洲方向修建的秘密碉堡总数可能高达一万座!这些可不是普通的步兵掩体,而是为了一场“末日战争”所准备的、具备“发射-生存”能力的洲际导弹堡垒。

那么,这些碉堡里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大杀器呢?核心主角,就是代号为 “SS-20”的“先锋”中程弹道导弹。

这种导弹非常危险,它采用固体燃料,反应速度快,不像老式液体燃料导弹需要漫长的加注准备;它携带分导式核弹头,一枚导弹就能同时攻击三个不同的战略目标,精度高,破坏力极强。

据信,苏联巅峰时期在亚洲部署了超过2000枚核弹头,其主要载体就是这些SS-20导弹。它们被分散隐藏在成千上万个经过加固的发射井和地下掩体中,形成了强大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让你无法通过一次偷袭就全部摧毁。

这还不是最让人背后发凉的部分。这个庞大的导弹碉堡网络,并非远在天边。其最前沿的部署,就设在苏联的后贝加尔军区和远东军区。具体来说,在蒙古境内以及中苏边境线北侧,如外贝加尔斯克等地,都密布着这样的发射阵地。

其中,一些位于蒙古境内的基地,距离中国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甚至只有约900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导弹从这些基地发射,以SS-20超过4000公里的射程和超过10马赫的再入速度,只需短短十来分钟,核弹头就能呼啸而至。

这种“顶在脑门上的枪”,让整个中国北方,乃至日本、韩国和驻亚太美军,都长期处于其恐怖的核阴影笼罩之下。

苏联构建这个“地下核长城”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形成对美国的战略牵制,确保在全面核交换中自己能存活并反击;二则是在中苏交恶的背景下,对中国形成绝对的军事威慑,试图将我们牢牢摁在它的战略棋盘之下。这种赤裸裸的武力讹诈,是冷战时期强权政治最真实的写照。

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国力的衰退以及冷战的结束,这个庞大的碉堡群也迎来了它的命运转折。根据后续达成的《中导条约》,SS-20这类中程导弹被列入了必须销毁的名单。

大量的导弹被拆解,发射井被封闭或炸毁,那些曾经枕戈待旦的碉堡,也逐渐被废弃、荒芜,沉默地散落在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荒原之上,成为了一个疯狂时代最沉默的见证者。

评论列表

用户87xxx44
用户87xxx44 8
2025-11-22 08:56
挑拨离间,70年代有高超音速导弹?
用户68xxx94
用户68xxx94 6
2025-11-22 08:23
这些信息你知道???写这篇文章意欲何为?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4
2025-11-22 21:07
洞口钻地弹给他炸了,不相信它的导弹还能打出来
米倭寒
米倭寒 3
2025-11-22 21:53
今天最新时期,米国在中国周围部署了超300个军事基地,里面有各种米猪与米犬共计二十万左右,各种装备超100万件
用户10xxx30
用户10xxx30 2
2025-11-22 12:27
900公里也需州际导弹?应称扯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