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月面着陆!”2030年某日凌晨,文昌发射中心指挥大厅传出倒计时。

与此同时,你打开手机里的“中国探月”小程序——画面几乎零延时:长征十号甲箭尾焰划破夜空,揽月着陆器稳稳下降,月尘被吹成一朵银白色“烟花”。这不是科幻,而是中国载人登月工程为公众预订的“月球直播”套餐。
两枚火箭,一次“地月直播”根据官方方案,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采用“两发两器”模式:
长征十号甲先发射月面着陆器,环月待机;
长征十号乙再送“梦舟”载人飞船,与其交会对接;
航天员换乘着陆器下降月面,飞船留在轨道充当“转播车”。

38万公里怎么“零延时”?
鹊桥二号中继星+国内三大深空站组成“地月Wi-Fi”,信号延迟<2秒;
月面摄像机支持4K/8K多码流,手机、VR、户外大屏三路同步。
镜头怎么架?——“月面三件套”全景相机360°环拍,月尘、陨石坑尽收眼底;
航天员头盔GoPro,第一视角“漫步月海”;

爬行机器人4K直播,近距离拍摄采样、国旗展开,还能自拍与地球合影。
看什么?——“登、巡、采、研、回”五集连播落月:实时看月尘被吹起;
出舱:第一视角踏出脚印;
巡游:载人月球车高速飞驰,镜头随车晃动,观众直呼“月球版过山车”;
采样:机械臂钻取月壤,长焦+显微同步,看清每一粒“太空土”;

起飞:上升器月面起飞,背景是蓝色地球,直播间瞬间被“地球升起”海报刷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