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抽纸与卫生纸:别再混用!这些实用知识帮你选对、用好

抽纸与卫生纸:别再混用!这些实用知识帮你选对、用好生活里常用的抽纸和卫生纸,看似都是 “纸”,实则在标准、用途和使用场景

抽纸与卫生纸:别再混用!这些实用知识帮你选对、用好

生活里常用的抽纸和卫生纸,看似都是 “纸”,实则在标准、用途和使用场景上差异很大,不少人因混淆使用踩过坑。今天就梳理一套实用知识,帮你正确选购、合理使用。

一、先分清:抽纸和卫生纸别再 “通用”

两者最核心的区别在执行标准和用途设计:

抽纸(含面巾纸):执行国家标准 GB/T 20808,主打 “接触面部”,要求纸质柔韧、不掉絮,且卫生指标更严格(如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适合擦脸、擦嘴、擦手,部分优质抽纸湿水后仍有一定韧性,可临时擦试桌面轻度污渍。

卫生纸(含卷纸、厕纸):执行国家标准 GB/T 20810,设计初衷是 “厕所使用”,更侧重 “易冲散”,纸质相对疏松,湿水后容易分解(避免堵塞马桶),但卫生指标略低于抽纸(细菌菌落总数≤600cfu/g),且可能添加少量柔软剂,绝对不能用来擦脸、擦嘴—— 不仅容易掉絮,还可能因成分刺激皮肤或入口。

另外,两者都需符合《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包装上会明确标注 “卫生许可证号”,无此标识的产品建议避开。

二、选购:3 个关键指标,避开 “劣质纸”

看原料,优先选 “原生纤维”

包装上的 “原料成分” 是核心:原生木浆、原生竹浆、原生棉浆都属于优质原料,纸质细腻、韧性好,且无异味;若标注 “回收浆”“再生浆”,虽符合安全标准,但纸质可能偏粗糙、易掉絮,适合用于擦地、擦鞋等非接触皮肤场景,不建议用于日常清洁身体。

层数≠越厚越好,看 “实际体验”

常见抽纸多为 3-4 层,卫生纸多为 2-3 层,层数越多确实更耐用,但关键看 “层间结合度”—— 若轻轻一扯就分层,使用时容易破;可拿起样品轻轻揉搓,不掉絮、无明显粉尘的才合格。另外,克重(每平方米纸的重量)也能参考,同层数下,克重越高(如抽纸克重≥15g/㎡),纸质通常更厚实。

警惕 “过度添加”,拒绝 “异常香味”

部分产品会添加荧光剂、增白剂或香精来提升 “卖相”,但优质纸本身呈自然米白色,而非惨白;若闻到刺鼻香味或异味,可能是香精过量,长期接触可能刺激呼吸道,尤其不适合老人、小孩和敏感肌人群。若担心有荧光剂,可拿紫外线笔照射,正规产品不会出现明显蓝紫色荧光。

三、使用误区:这些做法可能影响健康或造成麻烦

误区 1:用卫生纸擦脸、擦餐具

如前文所说,卫生纸的卫生标准和成分设计不适合接触面部和入口场景,擦脸可能导致皮肤敏感,擦餐具则有成分残留风险。

误区 2:抽纸扔进马桶

抽纸湿水后韧性较强,不易分解,扔进马桶容易堵塞下水道,正确做法是扔进垃圾桶;而卫生纸设计为 “易冲散”,可直接投入马桶。

误区 3:囤货过多,长期存放

抽纸和卫生纸都怕潮,若囤货过多堆在卫生间、阳台等潮湿处,容易滋生霉菌(尤其包装破损后),建议按需购买,开封后放入密封纸筒或收纳盒,避免直接接触空气和水汽。

其实选对纸、用对纸不复杂,记住 “看标准、选原料、分场景” 三个原则,就能让日常用纸更安全、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