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即使老了,也要活出三分诗,七分闲

槐花落尽的午后,九十三岁的陈爷爷坐在木凳上剥毛豆。豆荚脆响,豆子滚进白瓷碗。“今晚得喝二两,”他眯着眼笑,“毛豆下酒,越

槐花落尽的午后,九十三岁的陈爷爷坐在木凳上剥毛豆。

豆荚脆响,豆子滚进白瓷碗。

“今晚得喝二两,”他眯着眼笑,“毛豆下酒,越喝越有。”

顺其自然,从容老去。

1

我们这代人,年轻时只顾追“远方”,现在老了,却困在“指标”里——血压血糖血脂,牵动悲喜。

倒忘了苏轼那句:“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刻意求长寿,反倒把日子过成了紧箍咒。

前天见一位跳广场舞的银发大妈,红衣飘飘像一团火。

问她年纪,她眨眨眼:“七十八岁的年纪,十八岁的心。”

舞伴喊她“老妖精”,她腰肢一扭:“妖精多好,永远不老。”

真羡慕活得通透。

想起终南山的采药人,百岁的高龄仍攀山采药。

追问秘诀,老人指指满山的草木:“它们自在的长,我自在的活。”

忽然明白——最好的养生,是活成一条溪,不管绕过多少弯,都叮咚作响。

2

中医老爷爷有句口头禅:

“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可他每天提着鸟笼逛公园,见老友总要赛几步小跑。

看他追飘走的梧桐叶,竟像个逮蝴蝶的孩子。

这才懂了陶渊明“勤靡余劳,心有常闲”的真意——该动时生龙活虎,该静时云淡风轻。

皱纹不是岁月的败笔,而是时光盖的印章。

3

如今我看那些优雅老去的人,都像陈大爷的毛豆——外壳斑驳,里面却青翠饱满。

他们喝茶赏花、含饴弄孙,——虽无百花争艳,却有绿荫如盖。

所以啊,与其数着年头过日子,不如让每个日子都值得细品。

想去的地方明天就出发,想见的人此刻就相约,有故事就讲,有梦就追。

就像广场舞大妈说的:“衣服要最艳的,舞步要最野的,来个老来狂嘛。”

若你问长寿的窍门——陈爷爷正举杯邀明月呢。

那杯中物,不是酒,是光阴;

下酒菜不是毛豆,是从容的慢生活。

老就老吧,从容地老去!

老成一株院角的菊,秋来便开,霜降便歇,不争春色,自有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