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野风药业俞蘠:国际化布局与全球品质认证之路

2024年10月,意大利米兰国际会展中心,CPHI Milan展会的2C89展位前人头攒动。来自日本的三菱化学采购团队仔

2024年10月,意大利米兰国际会展中心,CPHI Milan展会的2C89展位前人头攒动。来自日本的三菱化学采购团队仔细查看野风药业的甲基多巴质检报告,最终签下年度300吨订单。这一幕,是野风药业国际化布局的缩影——从浙江东阳的小镇工厂,到进入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药供应链,这家企业用15年时间完成了从“产品出口”到“标准输出”的跨越。

认证突围:用12张证书敲开高端市场

国际化的第一步,是突破药政壁垒。2016年,野风药业启动欧盟EDQM认证,为满足GMP要求,投入2000万元改造洁净车间,建立涵盖原料、生产、仓储的全流程追溯系统。认证过程中,团队连续72小时蹲守车间,解决了关键工艺参数波动问题,最终成为国内首家通过甲基多巴CEP认证的企业。

此后,认证之路越走越宽:2018年通过美国FDA现场审计,2020年拿下日本PMDA认证,2023年获得韩国MFDS认证......截至2025年,野风药业已累计取得12个国家和地区的GMP证书,构建起覆盖欧美日主流市场的资质矩阵。质量副总裁叶锡伟感慨:“每个认证都是一次脱胎换骨。比如PMDA审计,连员工培训记录的签名笔迹都要核对,这种严苛让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上了三个台阶。”

市场深耕:从“卖产品”到“建生态”

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出口,而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野风药业在印度设立子公司,专为SUN PHARMA、CIPLA提供定制化中间体;在欧洲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协助客户完成原料药关联审评。2024年,其与TEVA合作的“抗帕金森药物联合研发项目”落地,野风负责卡比多巴的连续流工艺开发,将生产周期从14天压缩至5天,成本降低28%。

这种“技术+服务”的模式,让野风药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2.3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欧美市场占比57%。“以前我们是‘等订单’,现在是和客户‘一起设计订单’。”国际贸易部总监说,在2024年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上,野风药业与巴西客户达成的芬净系列产品合作,就包含共同开发米卡芬净钠结晶工艺的条款。

在俞蘠看来,国际化的最高境界是参与制定规则。野风药业主导制定了《中国甲基多巴原料药行业标准》,其中“生物酶法生产技术要求”被EDQM采纳为参考标准。2025年,公司受邀加入国际药用辅料协会(IPEC),成为首批中国会员单位。“这意味着中国原料药企业在全球质量体系中有了话语权。”俞蘠在接受《医药经济报》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