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刁民”,想害“朕”!
11月24日,央视曝光了一起新毒物,在北京已经有多人中招,而且这些物品也已经通过电商平台流入千家万户。

它们不仅含有超标数十倍的重金属,更被检出一级致癌物超标高达9000多倍,这些贴着“环保无毒”标签的商品,每天都在通过皮肤接触释放毒素.....
掌心上的“慢性毒”现在的人们都离不了手机,为了保证手机不会一摔就坏,大家还都给安排上了手机壳。
网上一搜,各种款式、颜色的手机壳琳琅满目,价格也不贵,9.9元甚至更低的比比皆是。
不少人觉得反正用坏了再换,也划算的很。

可你知道吗,那些超低价的手机壳,很可能是用废塑料、医疗废管这些“垃圾料”做的,对身体危害极高。
这不,央视都出来曝光了。

记者查到,有些小作坊为了节省成本,根本不会买正规的原料,而是去收那些废弃的电子垃圾、医疗废管,甚至是就塑料桶。
把这些东西打碎、熔铸之后,就做成了手机壳的毛坯,比正规原料相比,省了三分之二!
但这些废料本身就含有大量的铅、汞这些重金属,还有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掩盖这些废料的杂色和瑕疵,作坊还会往里面添加大量的工业染料。
有时候为了让手机壳看起来更有质感,还会加一些闪粉、亮片,而粘这些闪粉的胶水,十有八九是含甲醛的劣质胶水。

可能有人会问,我买的上面写着“环保硅胶”应该没问题吧?那你就太天真了,真正的硅胶原料价格不低,9.9元的手机壳根本不可能用纯硅胶。
那些标注“环保硅胶”的低价手机壳,大多是硅胶和废塑料的混合体,甚至有的就是纯废塑料,然后表面涂了一层类似硅胶的涂层。

更可怕的是,这些有毒物质还会随着我们的使用不断释放,尤其是充电的时候,手机发热,手机壳的温度也跟着升高。
温度一高,手机壳的塑化剂、铅这些有毒物质的释放量就会激增。
夏天的时候我们手心还爱出汗,这些有害物质就会通过汗液渗透到皮肤里,顺着血液循环进入身体。

如果天天握在手里,掌心的皮肤长期接触这些有毒物质,就会开始脱皮、瘙痒,得接触性皮炎。
要是再晚一点发现,有毒物质长期积累,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甚至损伤肝肾功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做过一项抽查,买来了低于20元的30批次爆款手机壳,结果发现有21批次出现严重重金属隐患。
其中一个铅含量高达每千克3000毫克!什么概念?国家安全标准通常在100毫克/千克,而它超过了30倍!
长期下去,身体能没危害吗?但尽管这样,也比不上下面另一样东西带来的隐患大。
贴身的“致敏癌”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不管是小姑娘还是阿姨辈的,都喜欢带点首饰,项链、耳钉、手链这些常见的配饰。
网上号称“镀银镀金”“S925银”的首饰,价格往往很诱人,29、39就能买一条,看起来还挺有质感,就当戴着玩了。
可这些便宜的首饰,材质可能根本不是什么银,而是镉镍合金这种对身体有害的金属。

一些饰品标注着是银,但却不是纯银,不然也不可能卖那么便宜,而这种合金的成本只有真银的八分之一都不到。
为了让这些合金看起来像银或者金,商家会在表面镀一层薄薄的银或者金,但镀层一般只有0.几微米,根本不够国家标准的2微米。

问题是,这种镉镍合金首饰的危害不小呀,咱们的皮肤每天都会分泌汗液,汗液里含有盐分和各种有机酸,这些物质会腐蚀首饰表面的镀层,里面的镉镍合金就直接暴露出来了。
而镉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它会和汗液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渗透到皮肤里,引发过敏反应。

比如起红疹、瘙痒、脱皮,严重的还会导致皮肤溃烂,更严重的是,长期佩戴,镉会在身体里积累,损伤肾功能。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过,有位女士长期佩戴一款网红耳钉,结果体检时发现肾功能指标异常,医生排查了很久,才发现问题出现在那对耳钉上。
检测结果显示,那对耳钉的镉含量超标了9200倍,这多吓人啊。

而且这种低价首饰的做工大多粗糙,边缘可能会有毛刺,戴在身上很容易划伤皮肤,皮肤有伤口的时候,有害物质渗透的更快,对身体的伤害也就更大。
还有些人习惯戴着首饰睡觉,这就更不好了,皮肤在睡眠状态下新陈代谢加快,更容易吸收有害物质,压迫皮肤还会影响血液循环。
所以我们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
避坑技巧首先是闻,不管是手机壳还是首饰,如果有刺鼻的异味,像浓浓的塑料味、胶水味或者化学品味,肯定不能要。
二就是摸,手机壳摸起来粘手、发黏,或者表面不光滑,有颗粒感,那大概率就是劣质产品。
如果是首饰,摸起来有毛刺,边缘不光滑,镀层看起来跟粗糙,容易掉色,也别买。

三是查,最好买带有CMA标识的检测报告,这是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才有的标识。
其次就是尽量去正规店买,网购风险太大还不好维权。

手机壳可以选透明的TPU材质或者液态硅胶材质,首饰不买金银也可以选择钛钢材质,稳定性好,不容易过敏,而且价格也不贵,如果戴着不舒服就立马摘了。
总之,咱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拒绝低价诱惑,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更有保障!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