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在高考前夕喊出"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的衡水少年吗?

四年后的今天,22岁的张锡峰顶着浙大计算机本科毕业生的光环,却对着镜头坦言:
没想好毕业后要干什么!
这个曾被全网热议的寒门贵子,用毕业时的迷茫撕开了高考背后最残酷的真相。

2021年夏天,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 正青春》舞台上的咆哮式演讲,引发全网热议,褒贬不一。
他把自己比作"乡下的土猪",把城市资源比作"白菜",支持者称赞他是寒门逆袭的代言人,反对者痛批其价值观扭曲,太过于功利。

最终,张锡峰以高分考入浙大计算机专业时,所有争议都变成了"未来可期"的祝福,质疑的声音也少了很多。
但现实又给了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三记重拳:

6月5日,在2025年高考到来之际,张锡峰接受了凤凰周刊的专访,透露了自己的现状,土猪拱白菜的计划宣告失败,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三级重拳”:
1、第一拳打在专业选择上
张锡峰在浙大发现,计算机专业并非"点石成金",当初带着功利心学习了热门专业,后来却发现那并不适合自己,对于未来一片迷茫。

2、第二拳砸在人生规划上
当同龄人忙着保研、考研和实习时,张锡峰却处在是先做想做的事情,还是先赚钱的挣扎中。
在大学期间,张锡峰开了自媒体账号,凭借当初的热度,也收获了10多万粉丝,但由于内容和选题不理想,并没有赚到钱。

对于未来,他想出国留学,而且要上最好的大学,比如哈佛大学,但他也表达了担忧,因为留学费用可能高达每年100万元。
父母表示会尽力支持,但张锡峰表示,父母可能会为此伤筋动骨,如果要依靠父母出国留学,可能会选择放弃。

毕业的关键节点上,张锡峰还不清楚未来的路在哪里!
3、第三拳打在认知不足上
在高手如云的浙大,张锡峰读完四年本科后,他不再鼓吹"拱白菜"的豪言,而是坦诚不要刻意追求985还是211,这些都无所谓。

并强调高考是看世界的窗口,不是人生终点。
这种转变背后,是见过清华北大毕业生送外卖,是听过留学海归月薪六千的故事,更是对自己"寒门贵子"身份的重新校准。

尽管张锡峰自己还很迷茫,但他还是给了高考生一点忠告:
如果未来在一所一般的大学,那就要早点去思考后面要做什么!
其实这个忠告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痛处呢?

专业选择、人生规划、思想认知,每一样都存在遗憾,土猪拱白菜在现实中并不现实,带着功利性去做事往往很难达成所愿。
站在2025年高考门槛前回望,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人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一段持续探索的旅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