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武大图书馆事件:各方均被“没错硬认”的舆论蛛网给缠死了

关于“武大图书馆事件”,虽然武大方面发布情况通报称,已组建工作专班,正在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

关于“武大图书馆事件”,虽然武大方面发布情况通报称,已组建工作专班,正在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但是我们也都清楚,事件中所牵涉的各方也都被舆论蛛网缠住了,甚至可预料的结局是:最终都会被缠死。

要知道,事件的核心节点就三个:其一.2023年10月,杨某某发出“举报”网文,说自己被性骚扰了(有举证视频);其二.随后不久,武大以肖某某“存在不雅行为”为由给予记过处分;其三.2025年7月25日,该事件一审宣判:法院审理认为,不能认定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驳回女生杨某某的指控。

按理说,节点清晰,按照常识处理、解决就行。可没想到的是,舆论蛛网一直缠绕其中,以至于事件中所牵涉的各方,都也不太好受。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各方都太仰仗舆论本身了,而忘记常识运行的基本逻辑。

作为杨某某,肖某某没有身体暴露,没有接触,没有偷拍她,更没有确切的证据,她就说对方性骚扰,这个判定也是够抽象。我们常说“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杨某某只是在预判上觉得对方“行为诡异”,就认为对方要把自己怎样?这本身难道不是一种“性骚扰”?而且论偷拍,杨某某的操作怎么判定?如果性别互换呢?评论区是不是立马过万?

而且我们也很清楚,杨某某不是走法律途径维权,而是在没有绝对证据下,用舆论蛛网缠绕肖某某,并且缠绕逻辑正好迎合了当下的“性别对立”,于是在节点“其一”中,杨某某自然所向披靡。

对此,很多人强调肖某某既然写下“认错书”,那么肯定自己也不干净。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那句话,如果“隔空性骚扰”对应的是没有身体暴露,没有接触,没有偷拍,难道肖某某承认自己强暴了杨某某,法院就要判他强奸罪?

由此再去看部分网友“挖坟”肖某某的劣迹,只想说咱们能不能“一事一议”,他要有事就抓他判他,不能因为现在的行为有异样,就用过去的行为证明现在的异样一定是有罪的,照这样处理问题,是不是就不存在“改邪归正”和“治病救人”了?

再说肖某某,你自己心里有邪火,只要没有展开实践,心里意淫这真的不犯法。因为从来就没有“意淫罪”这种逻辑存在。虽然说,公共空间场合之下挠裤裆确实不雅,但是从公开的视频来看,真还没到了大庭广众的程度。所以,真的不知道你为啥要“没错硬认”?

至于校方,如果仅从杨某某和肖某某的交涉结果,就认定“隔空性骚扰”是存在的,那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没错硬认”。并且我们会发现,不管是“从速处理”,还是“上级安排”,本质上其实都被舆论蛛网缠着走,而非真正“求是”(武大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搞清楚,虽然人们强调是武大处理的,可事实上,追到具体的落实上,还是主要领导在起作用。换句话说,武大领导才是直接处理和面对事件的参与者和定性者。而武大领导这样操作,其实也不是为办事效率高,而是面对舆论蛛网,最先想到的是平息事件,而不是解决事情。

因为这背后的逻辑是:舆论影响和官方影响。一般来讲,但凡能被称得起领导的人都怕舆论影响,好的坏的都怕。因为好坏瞬息万变,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快平息,要不然上升到官方影响,没有几个领导能抗住压力,保住乌纱帽。

由此再去看“从速处理”和“上级安排”这两种模式,是不是瞬间就明白肖某某被处理的逻辑了。所以武大这次怎么处理事件后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在类似的问题上能不能用常识判断扛住舆论影响。因为只有如此,官方影响才能被降到最低。

只是就现在来看,各方均被“没错硬认”的舆论蛛网给缠死了。杨某某不用多说,主动把“没错硬认”转化为“彻底错了”,不仅错在了事件里,在事件之外也被缠住了,弄不好下场比肖某某更惨。而肖某某,虽然在事件里好像解套了,但是事件之外风雪交加,能不能扛住压力面对自己,也是个很不确定的事情。

而武大方面,既然成立了专班,那么就要给出个像样的答案,否则里子面子都丢了,官方影响远比舆论影响后果更严重。所以,“没错硬吃”真不是闹着玩的,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或者是折中的,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而最要命的是,你们以为舆论蛛网真性情,可你们真要摊上事了,谁管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