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梯
小王是新来的物业保安,带他的师傅老李是个“老江湖”。第一天,老李就带着小王去巡检电梯,语重心长地说:“小王啊,这电梯日检,看着简单,门道多着呢。可千万别犯那些新人常犯的错,不然出了事,咱俩都担待不起。”
小王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却犯嘀咕,不就是个走流程吗,能有多复杂? 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那些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后患无穷的错误做法。

电梯
第一个错误,也是最常见的错误,叫“信任式检查”。老李带着小王走到1号电梯前,门一开,老李探头进去扫了一眼,就掏出记录本准备打勾。小王好奇地问:“李师傅,不进去看看吗?不试试警铃?” 老李白了他一眼,拍着电梯门说:“这电梯昨天才维保过,能有什么问题?咱们这是日检,不是找茬,信任也是一种效率。” 说完,他在“轿厢照明”、“紧急通话”等栏目后面,潇洒地画上了“√”。
小王看着那一个个对勾,心里却打起了鼓。他后来才知道,这种“信任式检查”是最大的渎职。电梯的运行状态瞬息万变,昨天的正常不代表今天的平安。不亲自进轿厢确认照明是否全亮,不亲手按下警铃测试通话是否清晰,不仔细观察地坎有无异物,这种检查纯粹是自欺欺人,是拿所有乘客的安全开玩笑。

电梯
第二个错误,叫“填空式记录”。有一次,老李因为家里有事,急着下班,就把记录本递给小王说:“小王,你帮我把剩下的几部电梯记录填了吧,跟前面一样就行。” 小王拿着本子,看着上面空着的表格,有点不知所措。他根本没去检查那几部电梯,怎么填? 老李看出了他的犹豫,凑过来指点道:“傻小子,照着上一份抄啊!平层正常、无异响、按钮灵敏……这些都是标配,天天写这些,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 小王愣住了,原来所谓的日检记录,在某些人手里,竟然成了一篇可以提前写好的“标准范文”。
这种“填空式记录”比不做检查更恶劣,因为它制造了“一切正常”的假象。当某一天电梯真的出了问题,翻看这本完美无瑕的记录本,责任根本无法追溯,安全隐患就这样被一张张虚假的表格完美地掩盖了起来。
第三个错误,叫“选择性无视”。一天早上,小王在检查3号电梯时,发现轿厢的通风口有轻微的异响,像是有个小风扇在卡壳。他赶紧把老李叫了过来。 老李听了一下,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说:“小毛病,不影响运行,别大惊小怪的。要是咱们每发现个小问题就报修,维保公司得烦死,领导也觉得咱们没事找事。” 说完,他拉着小王就走,在记录本上照样写下了“运行平稳,无异响”。

电梯
小王嘴上没说,心里却凉了半截。他明白,这种“选择性无视”是安全意识淡薄的典型表现。任何大的故障,都是由最初的小毛病演变而来的。今天是一个异响的通风口,明天就可能是一个松动的零件,后天就可能是一次停梯事故。作为日检人员,职责就是捕捉这些早期的危险信号,而不是因为怕麻烦、怕被埋怨就选择视而不见。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是安全防线上的最大蚁穴。
总结来说:电梯日检绝非儿戏,它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信任式检查”的懒惰,“填空式记录”的欺骗,“选择性无视”的麻木,这三种常见的错误做法,就像三颗埋在安全路上的地雷。每一位从事日检工作的人员,都应该时常反思自己: 这些错误,我犯过其中几条? 只有摒弃这些错误的习惯,用百分之百的认真和负责,去对待每一次检查,才能真正守护好乘客的“上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