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南川层峦叠翠的山岭间,5座巨型风力发电机正在拔地而起。2025年9月27日,大唐南川坪上风电项目顺利完成首台风机基础浇筑,标志着这个总装机31.25兆瓦的绿色能源工程取得关键进展。在复杂山地地形中建设风电场,不仅考验技术水平,更彰显着能源央企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与智慧。
01 攻坚西南山地的绿色工程
坪上风电项目地处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位于武陵山系北麓,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这里山势陡峭,地形复杂,给风电建设带来巨大挑战。项目设计安装5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1.25兆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约6.5万兆瓦时,相当于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相比平原地区,山地风电场建设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设备运输需要开辟专门的山路,大型吊装设备进场困难,混凝土浇筑需要克服坡度影响。项目团队通过创新采用分段运输、现场组装等方式,成功将每片重达20余吨的风机叶片运抵山顶。在基础浇筑阶段,团队采用特种混凝土配方,确保在斜坡地形下的浇筑质量。
02 党建引领破解建设难题
面对山地施工的特殊挑战,大唐重庆新能源事业部创新性地以党建引领工程建设。项目部组建党员突击队,在关键工序设立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9月份的施工关键期,突击队员连续值守现场72小时,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作业。
项目建设者密切跟踪山区天气变化,精准把握施工"窗口期"。他们创新采用气象预警系统,提前48小时预测适宜施工时段,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细化责任分工,优化施工方案,实现了各工序间的无缝衔接。这种精细化项目管理模式,为今后西南地区山地风电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03 绿色能源助力重庆低碳发展
坪上风电项目是重庆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对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万吨,相当于种植了286万棵树。
该项目采用的6.25兆瓦风机是目前国内山地风电的单机容量领先水平,其叶片直径超过160米,扫风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大容量机组的应用减少了土地占用,提高了风资源利用效率。项目还创新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山区风况特点自动优化运行参数,提升发电效率。
从首基浇筑到并网发电,大唐南川风电项目正在西南群山间铺就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它不仅为重庆提供清洁电力,更探索出了山地风电开发的技术路径和管理经验。随着更多绿色能源项目在巴渝大地落地生根,这片曾经的煤都正在书写能源转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