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管网北京管道有限公司通州作业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守护着管网的平稳运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不平凡的坚守。他们如同能源血脉中的忠诚卫士,以不同的姿态,共同汇聚成守护首都能源安全的坚实力量。
张根才:风雨中的自控“守关人”
作为作业区自控与电气通信工程师,张根才始终秉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信条。在马驹桥站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的关键时刻,一台笔记本、两桶泡面便支撑他在站场调试一整天。最艰难的一次,他顶着风雨连续手动调压二十小时,汗水与雨水浸透工装,只为下游用户用气无忧。一个月的日夜驻守,最终换来了新系统平稳运行的捷报——他用行动为管网智能化升级筑起一道坚固的技术防线。
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张根才
张敏:设备管理的“金牌匠师”
在作业区,提起机械设备管理,“师傅”张敏的名字无人不晓。他经年恪尽职守,作业区内站场阀室,无论微小如密封垫片,还是庞然若工艺设备,皆了然于心。他更将心血倾注于薪火相传,常蹲守设备旁为新员工手把手“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将经验倾囊相授。经他悉心培养的多位骨干,如今已成长为分公司机械设备领域的顶梁柱,为管网事业人才沃土注入源源活水。
经验丰富的“师傅”张 敏
李海涛:明察秋毫的隐患“诊断官”
李海涛,这位机械设备工程师,笃信“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的箴言。他如同设备的专属医生,2024年凭借敏锐洞察力,两次精准捕捉现场设备设施的潜在隐患,被同事们誉为“诊断官”。每一次细致入微的巡检,每一次对异常声响、温度变化的警觉,都是他对管网安全近乎本能的守护。他以勤勉为刃,切断了可能危及运行的暗流,为安全运行构建起一道敏锐预警屏障。
设备设施的“诊断官”
张根才风雨中的坚守,张敏经验中的传承,李海涛细节里的敏锐——这些身影共同构成通州作业区最坚实的基石。他们并非天生铁人,只是心中责任重如千钧。每一次调试、每一次检修、每一次授业,都是为首都千家万户的温暖与安宁注入无声能量。
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注解了何为管网铁军:在能源保供的最前沿阵地,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担当,铸就了国家能源动脉的恒久坚韧与可靠。这忠诚与汗水浇筑的群像,正是管网人守护万家烟火最深沉、最有力的注脚。(作者:任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