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长庆油田动力共享技术破解三低油藏开采难题

在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转型的双重使命下,我国油气开发正向着更复杂、更高效的方向迈进。长庆油田作为国内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近

在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转型的双重使命下,我国油气开发正向着更复杂、更高效的方向迈进。长庆油田作为国内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近日在低渗透油气藏开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平衡超长冲程抽油机,油田创新实现了“动力共享+动态平衡”的双重技术融合,为鄂尔多斯盆地“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新路径。这一成果不仅是装备自主化的体现,更是新质生产力在传统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

01 技术突破:从单井独斗到多井协同的变革

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藏具有典型的“三低”特征,传统游梁式抽油机因冲程调节范围窄、管杆偏磨严重等问题,难以满足长期开采需求。2024年3月,长庆油田提出“多井载荷均相位分配”技术方案,将平台多口油井整合为协同系统,通过一套动力系统实现精准调控。这种设计类似城市交通的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削峰填谷”原理,将总载荷与扭矩降至最低,既减少能耗,又延长设备寿命。

动态平衡超长冲程抽油机的核心优势在于超长冲程与超低冲次设计,支持单井或双井灵活切换。它可适配最小5米的井口间距,完美契合丛式井组布局,并能通过修井快速让位功能提升作业效率。技术团队突破结构设计、关键部件参数优化、重型轨道制造三大瓶颈,使设备从根源上减少管杆偏磨和冲程损失,为低产油藏“量身定制”开采方案。

02 应用成效:节电率66%与个性化开采的实现

自2025年8月27日在第十二采油厂试验以来,新设备已连续稳定运行超两个月,实测节电率达到66%,较常规节能装置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这一数据背后,是技术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深度优化。例如,通过精准调控每口井的运行相位,设备像经验丰富的农夫灌溉一样,从“大水漫灌”转向“按需滴灌”,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现场试验人员指出,新设备能根据油井渗透率、产能差异进行个性化参数调节,确保每口井在最优状态下运行。这种灵活性尤其适用于长庆油田的丛式井组开发模式,未来可通过扩大应用规模,进一步释放低效区块的潜力。此外,设备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为全国类似油气田的技改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03 产业价值:新质生产力助推能源安全

长庆油田的创新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对能源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探索。动力共享技术通过整合平台资源,降低了运维成本,提升了开采经济性,为“三低”油气藏规模化开发奠定基础。在国家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此类技术既能保障油气稳产,又能减少碳排放,契合绿色发展目标。

未来,长庆油田计划将这一技术推广至更多低渗透区块,并与数字化技术结合,构建智能油田管理系统。从鄂尔多斯盆地到全国类似油藏,动力共享模式有望成为传统油气田提质增效的标杆,为端稳能源饭碗注入科技动能。

动态平衡超长冲程抽油机的成功应用,彰显了我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的实力。从攻克技术瓶颈到实现66%的节电效益,长庆油田以实践证明了新质生产力在传统产业中的价值。随着技术迭代与推广,这一成果将为更多低效油气藏开采提供解决方案,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