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添了二胎后,换六座车成了刚需,预算 15-20 万,可挑来挑去全是难题 —— 第一次看的 SUV,折叠后的婴儿车硬是塞不进第三排和后备厢之间的缝隙,只能把车座调前才勉强放下;后来试的 MPV,空间是够了,结果去乡下给老人送东西,底盘蹭了两次路沿,回来心疼了好几天。
身边不少有类似需求的家庭都这样:想要 SUV 能跑烂路的灵活性,又怕第三排坐久了让人腰酸;喜欢 MPV 的宽敞,又觉得商务感太重,接孩子、买蔬菜时总觉得和周围环境不搭。前阵子陪他去看了零跑 C16 2026 款,本来没抱太大期待,没想到开了几天,之前纠结的点好像有了些答案 —— 它看着是 SUV 的造型,走小区坑洼路不用小心翼翼,空间也能装下全家的东西,车上还带了激光雷达,这点在同价位的六座车里倒是没怎么见过。车身的星云蓝车漆挺特别,阴天看着是沉稳的蓝色,太阳底下能看到细碎的珠光,摸着手感细腻,洗完车后亮泽度能保持好几天;车身侧面的腰线从车头拉到车尾,线条顺溜,车门边缘的弧度均匀,没有尖锐棱角那种硌手的生硬感。

家庭选六座车,SUV 和 MPV 的纠结好像没断过。MPV 的第二排确实舒服,空间宽敞,坐着能舒展身体,但底盘太低,遇到小区里没铺平的路、乡下的土坡,总担心会磕到;而且大多设计偏商务,座椅是深色真皮,孩子不小心洒了饮料、蹭了泥土,清理起来特别麻烦,平时接孩子放学,停在一堆家用小车里也显得突兀。
SUV 倒是没这些问题,通过性好,外观看着年轻,就算沾了泥土也不明显,但传统六座 SUV 的第三排总像 “凑数” 的 —— 有些车型的第三排坐垫特别短,成年人坐上去膝盖悬着,半小时就开始腰酸;还有的头部空间特别局促,身高 175cm 以上的人坐进去,头会蹭到车顶,长途根本没法坐。

零跑 C16 定位中大型 SUV,车身尺寸是 4915mm×1905mm×1770mm,轴距 2825mm,从数据上看,既没丢了 SUV 的灵活劲儿,也有足够空间装下六座。2026 款还多了 5 座版本,后备厢容积有 1663 升,把后排座椅放倒后能铺成纯平的空间,放婴儿车、行李箱没问题,偶尔朋友来家里借车搬东西,也能临时当小货车用,应对 “多人出行”“搬大件” 这些家庭常见场景都还行。车头的贯穿式 LED 灯组,解锁时会有流水点亮的效果,灯光亮度刚好,晚上开车时照射范围均匀,不会有一边亮一边暗的情况;前格栅是封闭式的,表面有细微的纹路,用手摸能感觉到浅浅的凹凸感,不像有些车的塑料格栅那样光滑得廉价。
周末陪朋友一家去试驾,重点看的就是空间。六座版是 2+2+2 的布局,第二排是独立座椅,表面是仿麂皮材质,摸着手软乎乎的,夏天坐上去不会像真皮那样闷汗,座椅缝线细密,用手扯一下线迹也很稳固,不会有松垮的感觉;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间有 190mm 宽的通道,朋友家老人带孩子进出第三排,不用侧身使劲挤,也不用麻烦前排调座椅,这点比很多六座 SUV 方便。

身高 178cm 的朋友坐进第三排,膝盖到第二排座椅还有一拳左右的距离,头部也没顶到车顶;第三排的坐垫长度和靠背角度都调过,靠背能调 10 度,短途坐 1-2 小时不会觉得特别挤,老人偶尔坐一次没问题,但要是跑超过两小时的长途,还是会觉得有点局促。
车内配置方面,前排的 14.6 英寸 2.5K 悬浮中控屏,边框比较窄,屏幕表面有防眩光涂层,中午太阳直射的时候也能看清楚内容,里面装的是高通骁龙 SA8295P 芯片,切换导航、音乐界面的时候不卡。后排有个 15.6 英寸的吸顶屏,孩子坐后面能看动画片,用的时候不影响前排操作车机。中控台下面有个掏空的储物格,能放下朋友的大尺寸手提包,里面还带无线充电,充电的地方有防滑垫,手机放上去开车的时候不会滑来滑去。双 AI 语音系统能识别方言,朋友家老人说方言版的 “打开空调”“播放戏曲”,也能准确识别,不用特意说普通话。
车内的空调出风口是隐藏式的,格栅是细密的网格状,出风柔和,不会有直吹脸或膝盖的感觉,冬天开暖风时,车厢里升温也均匀,不会出现前排热后排凉的情况;空调控制面板是触控的,摸上去会有轻微的震动反馈,能知道自己按没按到。
驾驶体验上,纯电版 0-100km/h 加速时间是 6.37 秒,平时在市区超车的时候,踩下电门动力反应挺及时,加速过程平稳,不会有突然往前冲的推背感,带着老人孩子的时候不会让人紧张。悬挂调校偏向舒适,过小区的减速带或者路面坑洼时,车身颠簸幅度小,坐在第二排的老人说,比之前试的几款车都稳。

辅助驾驶功能里,高速领航辅助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遇到前方慢车会提前减速,跑高速的时候能帮着缓解点疲劳;但在市区复杂路段,比如路口行人多、电动车乱窜的时候,还是得自己握好方向盘,系统会对盲区来车进行预警提示,这点倒是挺实用。方向盘是皮质包裹的,表面有细微的纹理,3 点和 9 点位置有轻微的凹陷,贴合手掌的弧度,长时间握着也不会觉得酸累;方向盘后面的全液晶仪表盘显示清晰,能根据驾驶模式切换界面风格,运动模式是红色,经济模式是蓝色,看着直观。
选家用车,“划算” 肯定是要考虑的。在 15-20 万的六座 SUV 里,零跑 C16 全车都带激光雷达,纯电版还搭载了 800V 高压平台,这种配置组合在同价位车型里不多见。以 580 尊享版为例,这个版本有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可选,座椅布局灵活,还配有全车 10 点按摩、通风、加热功能,冬天夏天都能用,三区独立空调能满足不同座位的温度需求,扶手箱里有个 8.1L 的冷暖冰箱,夏天能放饮料,冬天能温牛奶,带孩子的时候挺方便。
车门内侧的扶手是软质包裹的,表面像翻毛皮材质,胳膊搭在上面很舒服,不会像硬塑料那样硌得慌;车门储物槽有分隔设计,能把水杯、雨伞、孩子的小玩具这些东西分开放,开车的时候不会有物品碰撞的噪音。

从品牌的市场情况来看,零跑是新兴的汽车品牌,近几年销量在涨,2025 年 9 月单月销量突破 6 万台,日均大概 2000 台。在车友交流的平台上,车主对这款车的空间和配置没太多负面反馈,分享得比较多的是 “第三排能满足成年人乘坐”“快充时间不算长” 这些实际使用感受,没怎么看到严重故障的吐槽。
现在买车能享受限时优惠,权益大概有 24180 元,还提供四项终身质保服务。对比同价位的其他六座 SUV,有些车型要么没有激光雷达,要么没有冷暖冰箱,配置丰富度上不如零跑 C16;还有些车型优惠力度没这么大,算下来落地价会贵一些。
安全是家庭用车的底线。零跑 C16 用的是环状笼式一体车身,A 柱、B 柱这些关键部位用的是强度 2000MPa 的热成型钢,车身扭转刚度是 38396 N・m/°,从结构设计上看,碰撞时对车内空间的保护应该有保障。电池安全方面,这款车搭载了 CTC 2.0 车身电池一体式技术,配合 AI BMS 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能 24 小时监测电芯状态,对热失控风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用太担心电池出问题。
车内的安全带卡扣是隐藏式的,不用的时候能收起来,不会硌到乘客的腿,而且安全带调节范围大,朋友家 150cm 的老人和 180cm 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合适的佩戴位置。

续航能力关系到家庭长途出行方不方便。纯电版搭载了 81.9kWh 的电池,CLTC 续航里程是 630 公里,周末带家人去周边城市玩,往返 400 公里不用中途充电,不用在服务区排队等充电桩;快充模式下,从 30% 电量充到 80% 大概需要 18 分钟,和在服务区吃顿饭、休息一下的时间差不多,不会耽误太多行程。
增程版配备了 1.5L 增程器,CLTC 纯电续航 280 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 1150 公里,适合家里没有固定充电桩,或者需要经常跑长途的家庭,不用总担心没电。充电接口的盖子是按压式开启的,操作方便,不用费力抠;接口周围有 LED 灯,晚上充电的时候能照亮接口区域,不用拿手机手电筒照;充电线放在后备厢侧面的储物格里,有固定装置,开车的时候不会晃来晃去发出噪音。

总的来说,零跑 C16 2026 款适合预算 15-20 万,需要六座(比如多代人一起出游,或者二胎、三胎家庭),同时想要 SUV 的灵活性和通过性,还在意空间舒适性、配置实用性,并且看重安全和续航的家庭。
这款车也有不足:品牌影响力和大众、丰田这些传统车企比还有差距,有些亲戚朋友可能没听过这个牌子;有些细节做工,比如内饰接缝处的均匀度,和合资车型比还有提升空间,仔细看能发现轻微的不一致。但从家庭用车 “实用优先” 的角度,这些不足可以被它的空间、配置、性价比这些优势弥补。
毕竟选家用车,不是追求参数多厉害、品牌多有名,而是看能不能应对日常的琐碎需求 —— 从装下婴儿车、行李箱,到带老人孩子舒适出行,从市区通勤到长途自驾。如果还在 15-20 万的六座车市场里犹豫,或许可以去试试零跑 C16,开着它跑一趟平时常走的路,装一次家里常用的东西,看看它能不能刚好符合你家的出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