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2025年11月,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正步入深水区。发展新型储能技术,解决风光等新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问题,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新型储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在此背景下,陕西定边县,这片拥有丰富风光资源的沃土,正成为新能源产业布局的焦点。近日,备受瞩目的定边零碳产业园暨500M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政企携手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01战略落子:驱动区域经济的“绿色引擎”
定边县政府将此项目视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点的关键举措。项目由中钠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总占地面积约38亩,其战略雄心不止于一个生产基地,更在于打造一个完整的零碳产业生态。
该项目规划清晰,旨在构建从关键材料到系统集成的产业闭环。其中包括年产500MW全钒液流电池的先进生产线,以及配套的年产5000吨PPH储罐产线。这一完整布局将有效打通供应链,提升产业链的整体价值。
项目建成投产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据测算,预计可实现年产值高达17.75亿元,不仅能创造大量优质就业岗位,还将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让零碳产业的硕果惠及更多民众。
更重要的是,该基地每年能配套消纳约1.2亿千瓦时的风电与光伏等清洁能源。这对于提升区域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
02技术领航:解锁大规模长时储能的“未来钥匙”
全钒液流电池被视为大规模长时储能领域的优选技术之一,因其高安全性、超长循环寿命、环境友好等突出优点而备受瞩目。与当前主流的锂电池储能相比,它在常温常压下运行,无起火爆炸风险,且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定边项目正是要将这一先进技术的潜力充分释放。其核心目标是实现500MW级电力的高效存储与智能化调度。这意味着该储能电站如同一个巨大的“城市充电宝”,能够灵活地进行峰谷电价套利,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
同时,它更能扮演电网“稳定器”的角色。在新能源发电高峰期吸收多余电量,在用电高峰期或无风无光的时段稳定输出电力。这将有效平衡区域内的能源供需矛盾,显著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钠储能在此项目中将应用多项自主核心技术,确保产品的高效与可靠。定边项目的成功落地,无疑将加速全钒液流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进程,为中国在全球储能技术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贡献力量。
03东西协同:构筑服务全国的“产业铁三角”
该项目不仅是定边县的重点工程,更是中钠储能乃至其背后瀚林集团全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钠储能正式形成“三角协同”的全新产业格局。
这一格局以广东佛山为研发总部,江苏盐城为材料基地,而陕西定边则定位为核心的制造基地。这种布局充分整合了东部地区的研发优势、沿海地区的材料供应链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优势。
通过定边制造基地的建立,中西部地区的项目交付周期预计将缩短40%以上,极大地提升了对西北市场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这不仅是对区域市场的深耕,更是着眼于国家能源大战略。
定边基地将为“西电东送”这一国家级能源动脉提供关键的储能配套支持。其生产的储能系统将助力解决电力远距离输送中的波动问题,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用电高负荷区域提供电网调峰和成本优化的解决方案,成为东西部产业协作的示范标杆。
项目开工仅是起点,中钠储能总经理表示,公司已组建专业攻坚团队,将严把质量、安全与进度三道关,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同时,项目将遵循绿色施工标准,实现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