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张江,很难不注意到一个形似鹦鹉螺的地标性建筑。
那是中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上海光源。

上海光源
2009年,上海光源建成,成为我国用户最多、成果最多的大科学装置。鲜为人知的是,依托这一大国重器,上海诞生了另一个足以拯救近500万普通人的“国之重器”——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普强”)自主研发的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设备。
它的问世,意味着我国在癌症精准放疗这一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终于打破了数十年的国际垄断。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精准高效、副作用极少的高端癌症治疗服务,颠覆了传统癌症治疗,正通过中国首创的质子治疗技术,从几十万门槛走向普通人可享。(文末有福利哟~)
01
科学家破壁
用最优技术打造国之重器
一群科学家的破壁之举,奠定了艾普强精准治癌的技术优势。
2009年,被誉为“大国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SSRF)项目建成。光源中心主任赵振堂院士及其团队的同事们长舒一口气。那时,他们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顶尖科学家。

赵振堂院士
耗费10年青春,这群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也是张江的第一台大科学装置。
然而,这个团队并没有止步于此,“我们觉得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
那么,能不能用大科学工程中积累的先进粒子加速技术,去造福更多人呢?
彼时,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兴技术——质子治疗已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临床应用的拓展阶段。
作为国际最前沿的放疗技术,质子治疗具备“布拉格峰”效应,能对肿瘤进行定向爆破,因此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极小,患者很少出现呕吐、脱发、消瘦等传统放疗的副作用,被誉为“治癌利器”。

布拉格峰效应
但在近半个世纪里,这项技术被西门子、IBA、日立等国外巨头垄断。设备售价高昂,每个疗程治疗费高达30万,绝大多数中国患者望而却步。
上海光源的粒子加速技术,成为发展国产质子治疗技术的重要契机。
在市政府的牵头下,一个集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联和投资、上海瑞金医院等多方力量的“产学研医”联合战队迅速组建,目标直指质子治疗设备的国产化。
2011年,承载着这一国家使命的艾普强公司应运而生。艾普强这一名字的诞生饱含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的期待。中国加速器事业奠基人、中科院院士方守贤先生亲自为其规划方向,定位其为“先进粒子治疗中心”并拟定对应英文名,随后取英文首字母,音译为“艾普强”。

方守贤院士
艾普强的攻坚之路远非坦途。以张文志、李瑞、张满洲、陈志凌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放弃事业编,破釜沉舟投身研发。这种义无反顾,也体现在对技术路线的抉择上。
当时,国际上主流的质子加速器技术分为两种:回旋加速器和同步加速器。
回旋加速器技术相对成熟,但弊端明显:它只能一次性将质子加速到最高能量,再通过降能装置减少到治疗所需的能量,导致束流利用率仅有1-2%。同时,它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对环境造成污染。
“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最可控的。”艾普强毅然选择了技术难度更高、但前景更广阔的同步加速器路线。
这一路线的核心优势在于“按需加速、按需引出”。简单来说,肿瘤需要多深的能量,就使用多大的能量。这使得艾普强设备束流利用率高达90%以上,同时极大降低了放射性污染。
除了加速器,艾普强还自研了另一技术含量极高的设备——束流治疗头。其核心功能是对从加速器引出的质子束进行最终控制,以确保其能完全覆盖并摧毁肿瘤,同时保护周围的健康组织。

艾普强粒子束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基地
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路线的选择,艾普强实现了全链条的自主攻关。他们不仅成功研发出第一代产品,更在自己新建的研发基地里迭代出更小、更优的第二代产品。
整个产业链条上,超过80%的供应商来自长三角地区,一个围绕“国之重器”的产业生态悄然形成。
202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科创成果,国产质子治疗设备是重要考察成果之一。
02
800例临床
破解中国肿瘤治疗难题
回顾设备研制的整个历程,研发团队满怀感慨。
2016年春节,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的安装工程在瑞金医院正式启动。艾普强仅用三个多月就完成了主体安装。
2018年,设备首次出束成功,经方守贤院士组织的25位国内顶尖专家(包括13名院士)鉴定,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将一台科学装置转变为一台能用于临床的医疗产品,困难重重。“我们是中国第一台,国家的检测标准、审查注册、临床规范,所有制度都是空白,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终于,2022年9月26日,在二十大召开前夕,艾普强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自此,中国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艾普强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同年,艾普强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在瑞金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质子治疗装备全链条技术的国家之一。
第一位接受治疗的,是一位5年前做过手术后复发的脑脊髓瘤患者。治疗前,他已经找不到任何新治疗方案。接受国产质子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得到精准切除,成功返岗复工,回归正常生活。
2022年,郑先生报名上海瑞金医院的质子治疗临床试验志愿者,成为首位获益的前列腺癌患者。他曾充满欣喜地说道,“三年半来,复查结果一切正常!感谢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国之重器’,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尖端医疗。”
截至目前,瑞金质子中心已累计治疗超过800例患者,覆盖了乳腺癌、脑瘤、儿童肿瘤等数十种实体肿瘤。
临床数据显示,设备开机率高达98%,远超国际同行95%的目标,且未发生一例三级以上(如严重呕吐、脱发等)的毒副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儿童肿瘤,质子治疗更是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精准作用于肿瘤,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正常组织的发育,是国际公认的儿童肿瘤放疗“金标准”。而从我国儿童肿瘤发病情况来看,平均每1万名儿童中,就有1名癌症患儿,儿童肿瘤治疗需求显著。
随着产品的成熟和市场的认可,艾普强也迎来了资本青睐。2023年,公司完成8亿元A轮融资,引入了联影医疗等战略投资者,从一个国有资本支撑的研发团队,正式迈向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化实体。
03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让顶尖技术惠及全民
艾普强质子治疗设备投用后,原本近30万元的治疗费用,经国家定价调整至17万元。
然而,对于普通家庭而言,17万仍旧是一笔天文数字。
在艾普强战略合作伙伴——爱浦瑞科技创始人范伟看来,国家已经将高端医疗设备研制出来,并且已经临床成功,如果不能普惠更多普通人,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他敏锐地洞察到质子治疗的三大痛点:患者“用不起”;医院因担心患者不足而“建不起”;社会资本因回报周期长而“不愿投”。
那怎样才能惠及更多人,让中国百姓摆脱癌症治疗的“威胁”呢?
爱浦瑞科技的创始团队成员包括友邦保险全球副总裁等,在艾普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创新,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设备+服务+保险”的HMO模式。这一模式,围绕让患者“用得起”、让市场“愿意投”的初衷,打开了质子治疗背后的百亿市场。(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原意为健康维护组织,这里延伸为一定数量的高端医疗资源与一定数量的保险服务需求进行链接。)
其核心,是爱浦瑞科技历时一年半时间,设计全新的数据模型,开发出的一款每年仅需57元的“质子治疗普惠保险”。购买这份保险后,一旦不幸罹患癌症需要进行质子治疗,所有费用将由保险公司全额承担。

为增加每位保险客户的获得感,购买上海质子普惠保险,同时获赠价值几千元的日常高频消费折扣权益
HMO这一模式,形成了一系列良性循环。
通过专项普惠保险,患者治疗费用全额覆盖,解决了支付端的问题;患者敢去医院治,也就解决了医院建立质子治疗中心的病源问题;专项普惠保险的一部分利润再反哺医院,医院良好运行,资本投资的回报期将从15年骤降至6-7年,将极大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
“这份HMO保险和市面上所有包含质子治疗的保险都不同。”范伟强调,其一,直接衔接医疗服务,年限量400万份,而非其他保险无限量发行——市面保险多只承诺报销,若无限量发行则患者很难及时治疗;其二,保险收益必须反哺医院,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中国市场HMO模式,吸引更多资金建设质子医院,让普惠保险服务亿万民众。

通过这一布局,质子普惠保险将进一步助力国产质子产业的发展,给患者提供更高端先进的治疗选择,也减轻了国家医保的负担。
未来,艾普强加强科技创新,爱浦瑞实现服务创新,共同将质子治疗这一国之重器,立足上海,惠及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
当前,他们正积极推进将质子普惠保险纳入上海工会福利体系。同时,联合多方筹备百亿级“超级质子基金”,计划在上海建设配备多台设备的质子中心,让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患者可以来上海免费治疗。

范伟描绘着蓝图:“我们还可以去和越南、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卫生部谈,在保险中增加几美元机票钱,让‘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也可以来上海享受高端医疗服务。”
这份畅想,立足于艾普强的深厚积淀:从上海大科学工程孵化而生,经几辈科学家接力奋斗,诞生中国首台。如今,它已撬动百亿HMO市场,助力高端医疗普惠化,让曾经遥不可及的“生命之光”照进了寻常百姓家。
这束光,始于上海,正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