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个朋友换车,都跟我吐槽同一个问题:看上的车,帅是帅,但家里人说坐着憋屈;家里人觉得舒服的,自己开着又没意思。好像选车就得做选择题,对吧?(停顿一下)所以今天在广州车展,我特意去看了台号称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车——iCAR V27。

第一眼看到实车,它这个体量感确实不一样。长度接近5米,但最聪明的是它的比例设计。我跟他们工程师聊了聊,他们用了“四轮四角”的设计,就是把车轮尽量往四个角推。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同样的长度,轴距能做得更长,车内的空间自然就大了。数据上,轴距是2910mm,车内净高1357mm。(比划一下)这算是很直白地把空间还给乘客了。

坐进车里,有几个细节我觉得挺实在。一个是车窗面积特别大,窗线超低,视野非常通透,不容易晕车。另一个是储物空间,官方说全车有50处。我没一个个数,但门板、中控这些地方,能挖的空间确实都利用上了。这听起来不酷,但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可能比百公里加速快半秒更重要。

但话说回来,如果只是一台“空间大师”,那也没啥惊喜。真正让我觉得它想玩点不一样的,是它的动力系统。我查了下资料,它用的这套“黄金增程”,核心是奇瑞那台热效率45.79%的1.5T发动机。这个数字什么概念?目前行业里能把增程发动机热效率做到45%以上的,屈指可数。直接结果就是1升油能发3.71度电,馈电油耗会很低。这意味着它纯电续航200公里+,日常当电车开;综合续航1200公里+,又解决了长途焦虑。

不过我最打问号的是,这么个大块头,操控能好吗?他们这次拉了个外援——普罗迪夫,一个专门调校赛车底盘的公司。理论上,经过他们的手,底盘质感应该不会差。但实际怎么样,还得等明年1月试驾车到了,亲自开过才能下结论。光看参数,455匹马力和5秒级的加速,确实挺唬人。

所以看完这台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像那些追求极致性能或者奢华体验的车,它更像一个“实用主义的技术宅”。没有特别浮夸的噱头,但你在意的空间、能耗、安全这些基础项,它好像都用了挺硬核的技术去夯实。现在的新能源市场,这种“基本功”扎实的车,反而让我更感兴趣。你们觉得呢?这种看起来各方面都均衡的“水桶车”,会不会才是大多数家庭的终极答案?等试驾车到了,你们想看我重点测它什么?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