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宅基地久未盖房成了农用地,如何依法维权?

获得宅基地审批后,由于经济方面存在困难,未能及时开展建房工作。现在具备建房能力了,却又因航拍结果,该地块被判定为耕地,导

获得宅基地审批后,由于经济方面存在困难,未能及时开展建房工作。现在具备建房能力了,却又因航拍结果,该地块被判定为耕地,导致无法建房,这让村民十分迷茫,明明就是建设用地,却成了农用地,如何是好?

从相关法律法规来看,农村村民依法享有宅基地建设使用权,这一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执法部门若仅仅依据卫片执法结果或者第三次土地调查的成果,来判定是否存在新增建设违法占地的情况,很可能会出现证据不充分的问题。

而且,当涉及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或者村庄规划的调整时,也必须保障权利人的知情权和提出异议的权利。倘若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不妨尝试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收集相关证据。村民要整理并收集好宅基地报建审批的相关文件、村委会或者集体经济组织开具的证明、权属登记方面的材料等,以此证明自己已经依法取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同时,还要收集土地历史使用的照片或者影像资料、邻居的证言等,用以证明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合法使用该宅基地的。

向村委会以及乡镇部门反映所遇到的问题,申请他们出面协调解决。要是没有得到回应,可以向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请求对土地的性质进行重新认定,并允许按照规划进行建房。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对乡镇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答复后的 60 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是行政复议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村庄规划的编制以及调整工作,应当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规划编制在送去审核之前以及形成规划成果之后,都应当主动进行公示,以此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意见的权利。

卫片图斑只能作为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的线索,不能直接当作行政处罚的依据。土地调查成果应当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的使用,既不能作为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调查对象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也不能作为划分部门职责分工和管理范围的依据。

另外,村民在获得宅基地之后,应尽量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建房工作。如果确实存在困难,需要延迟建房的,应当提前向村委会和乡镇部门进行报备,说明延迟的原因并办理相关的手续,避免因为宅基地长期闲置而引发争议,甚至被村集体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