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柏嶂千载在,悠悠琴江万古流。2025年10月22日(农历乙巳年九月初二),在抗日爱国名将邹洪将军的祖籍地——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华阳村旱湖面,邹氏族人相聚一起,隆重举行了会公祠重光庆典。

是日子时三刻(北京时间23:45),遵循古礼,举行了庄严的“神主登位”仪式;子时五刻(00:15),完成“转火”仪式。八点左右,重光庆典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首先举行了迎接各地宗亲会敬赠的牌匾、欢迎各方嘉宾及外嫁女回乡的隆重仪式,随后进行了由主祭引领、众宗亲随祭的集体祭拜活动,表达对先祖几百年前选择福地,为后代子孙艰辛肇基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在庆典发言环节,会公祠理事会会长邹碧开首先发言,他代表理事会对宗亲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会公祠历史并表扬了为会公祠重修作出贡献的宗亲们。接着各地宗亲会代表逐一发言。邹应龙文化广东研究会会长邹德成在致辞中表示,会公祠的重光不仅是建筑的焕新,更是对“爱国、重教、崇德、尚贤”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唤醒。他回顾了南宋状元邹应龙清正为国的精神与邹洪将军的爱国担当,呼吁宗亲“秉承祖德,团结奋进”,让状元精神与家国情怀代代相传。同时殷切期望父老乡亲,通过重修祖祠,传承祖德,崇文重教,培养人才,加强宗亲困结,凝聚宗情,倡建文明新风,建设美丽家园。首次返回五华祖籍地的台湾宗亲邹宓富,在发言中表达了对祖居地的深切眷恋与美好祝愿,并表示将积极组织在台亲人回乡祭祖,延续血脉亲情。




此次庆典,群贤毕至,热闹非凡。邹应龙文化广东研究会、台湾新竹邹氏宗亲会、福建省泰宁县邹应龙文化研究会、福建省泰宁县邹氏宗亲会、邹氏文化研究会、福建省连城县邹氏宗亲联谊会、福建省连城县四堡双泉(井)殿八郎邹公宗亲联谊会、大埔县邹氏宗亲联谊会、大埔县茶阳长治邹公宫理事会、丰顺县邹氏宗亲会、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潜斋邹公祠管委会、五华县华阳邹氏宗亲联谊会、贵州邹记福酒业集团等多地邹氏宗亲组织及企业,派出了代表前往祝贺。这充分体现了邹氏家族强大的凝聚力与文化传承的广泛基础。



会公祠重光,既营造了邹氏宗亲慎终追远、薪火相传的殿堂,亦让这座被梅州市认定的历史建筑,成为地方文脉生生不息的见证,彰显出超越时空的文化力量。
【背景链接】
邹洪将军(1897-1945):名若虚(原名德宝),国民党陆军上将,台湾省新竹芎林乡鹿寮坑人,祖籍广东五华华阳旱湖面。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曾担任师长、军长、粤桂边区总指挥、三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投身抗日战争,参与三次长沙会战重创日寇,累立战功,获国民政府颁发勋章。
1954年,台湾省新竹中山公园修建“邹洪上将纪念碑”。在五华县华阳镇昂天狮岗顶建有“邹洪将军纪念亭”。五华县华阳中学初建中学时,为纪念邹洪将军命校名为“若虚中学”。


会公祠:位于五华县华阳镇华阳村旱湖面,为梅州市政府于2015年12月公布的歷史建筑(编号:MZ-01-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