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三十二集
- 一味中药一个故事 -
延胡索的故事
每一味中药故事都令人期待,皆因这些故事让我们忆起,原来这世界上除了人事外还有许多惊喜的遇见,它们亦如我们一样一日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经历冬去春来,沧海桑田存在于这烟火人间,难能可贵的是它们的存在皆为治愈、成全、利他,或者说它们比我们更接近于“道”。日新月异,变幻万千,传承千年,它们的故事,重现于世,让我们对这烟火人间重新认识、重新理解、重新感动、重新热爱、重新珍惜。就如今天华妈妈给大家讲的这味中药,它名为“延胡索”,亦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止痛草”。
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延胡索”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九重天上有花仙子元胡私掌天界花圃。元胡一直勤谨司职,昼夜悉心料理,锄草、浇沃、整枝皆有章法,花圃风姿井然,所育百花,五色斑斓如绘,艳溢香融,灼灼其华,绚烂夺目。然迩来,诸宫仙使取花,往日络绎,今则频数渐稀。所取之花,往日盈筐,今亦数量日减,不如往昔。面对此般变化,元胡望着花圃中绚烂的花儿反复思量,仍不知其故。
是日,有仙使至花圃取花。元胡见之,忙上前迎候,谨执礼请教:“今遇仙使,愿闻其由,仙使昔日取花频数,缘何如今取花稀减,可是花儿有何不妥?愿闻其由。”
仙使道:“大神言,花之容色,美则美矣,却失了灵气,不见鲜活之韵。”
仙使既去,元胡独留花圃,凝眸望着满畦花草,竟自怔立许久,神思恍惚。仙使所言仍在耳畔,心下萦绕着未解之疑。元胡思想数日,依旧百思不得其解,便去向仙翁请教。仙翁道:
“究其根本,未有感情灌注,徒留形骸之艳,无复灵动之态。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元胡闻言,怔然片刻,心头仍有几分茫然,一时不知该细思何处。遂虔诚请教:“还请仙翁指点。”
仙翁道:“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
拜谢完仙翁,元胡回到花圃。她一面反复思量仙翁之言,一面俯身近前,细细打量每一株花木,连同花瓣的纹路、叶片的脉络都逐一看过。元胡自顾自念道:
“始或为终,终或为始……”
她忽觉灵光一现,顿时化为一道淡金色的光消失了。

元胡从九重天下到凡间,去她源发之地——青州薄姑国云门山。元胡轻轻落于山巅,举目四眺,峰峦走势,崖边丛花,风拂林叶,石映溪流,山景未改旧颜,仍如往昔。驻足静观半晌,深感意外。在此山,她之族群曾茁壮遍布,缘何现今几近绝迹,仅剩它生发之地那么几株,宛如最初光景?元胡疑惑更甚,却仍不得其故。她虽是仙子,能令草木生发尚可,却无其余神通,连同推演亦不能也。元胡暗自思忖,既然仙翁言“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此便是她初始之地,亦为飞升之地,即始终之地,或诸般答案,皆在此山之内?
元胡看见山中有户人家,此户屋后有一片花圃,彼女适在花畦中,灌培花木,拂去叶上尘泥,专注其事。随后,元胡化形为一尘世女子至于屋前,佯装路人,轻轻叩门。女子闻声自屋后过来,见到元胡,热情亲切道:“阿姐,可是有事?”元胡道:“我途经此地,实在疲惫不堪,口渴难耐,方才冒昧惊扰,敢请赐杯水以解乏?”
女子笑道:“自然。阿姐,且候片刻。”
说着,女子进屋端了一个竹杯出来给元胡。元胡接过竹杯,一饮而尽。女子见状问道:“阿姐,还需再取一杯水来否?”
元胡道:“多谢关怀,有劳了。”
女子热情地接过竹杯,又取了杯水给元胡。或是女子的热情达观感染了元胡,她不由感到女子甚为亲切,两人攀谈起来。元胡道:“见你舍后有片花圃,芬芳袭人,想来花叶繁茂,阿妹可愿否带我赏玩片刻?”
女子笑容满面:“自然,阿姐随我来。”
元胡同女子走到屋后花圃,只见圃中花儿大小、长短各异,却自然交错簇拥,相得益彰。目之所及,只觉繁花似锦,花开绚烂,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灵动可人。见此情景,元胡忽悟仙使此前所言,不由问道:
“你如何将花儿育得这般绚烂灵动,可有特别之法?”
女子闻言,认真思考片刻答道:“我以之为生计,自当多用心照料。但培育之法皆循常道,无甚独特之处。”
元胡看着花圃旁粗陋的栅栏及工具,深知女子所言非虚,不由思绪万千,正欲离去,打算择日再来。
女子忙道:“阿姐,日色渐暮,山路崎岖难行,恐你夜行不便,且山中人迹罕至,若不嫌弃寒舍简陋,可留宿于吾家,明日天明再赶路。”
元胡道:“若阿妹不嫌我唐突,便暂行叨扰,谢过收留。”
女子善良热情地笑道:“阿姐无需介怀!我无亲眷,家中唯我一人。今得阿姐为友,心中甚是欢喜。”
元胡同女子走进屋,问道:“缘何阿妹一人度日,父母亲眷呢?”
女子摇了摇头:“不知。”
元胡疑惑蹙眉道:“缘何不知?”
女子道:“何来何往,除了名字,前尘往事皆无记忆。”
元胡问道:“阿妹,汝名为何?”
女子道:“元胡。”
元胡仙子惊诧道:“你亦名元胡?竟与我同名!”
女子惊喜道:“如此,真是缘分!”

元胡仙子亦喜,正欲再问,忽见女子脸色有异。只见女子瞬时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极尽隐忍之态。
元胡仙子忙问:“阿妹,可是有何不适?
”
女子隐忍不适,微笑道:“阿姐勿忧,陈年旧疾罢了。我本有周身诸痛之疾,此疾近月事更甚,忍忍便过了,无妨。”
元胡仙子道:“有草之根能治七情伤,解周身诸痛,正对此疾。阿妹可听过有止痛草?”
女子颔首:“曾听医工提及。多年来我亦各处寻访此草,奈何遍寻不得……”
女子自感疼痛难耐,又不愿阿姐忧心,咬着牙轻道:“阿姐,困了,歇息吧……”
次日,天未全亮,元胡仙子便见女子怕吵醒她轻轻起身,走到花圃,用背篓背了一篓花下山。
元胡仙子见女子脸色虽较昨日略好,但眉头紧锁,便知其疼痛未减,不禁忧心,便化为一缕雾气跟随其后。只见女子背着花到了山下集市,换了些银钱,又去采购了些吃食,才折返上山。走到山腰,又从一条小路去到一户人家。这户人家阿公似卧病于床榻,阿婆在屋外收拾柴火。女子从篓子里拿去一包吃食给阿婆,然后才返家。元胡仙子忙至于家门口等她。女子见到元胡仙子欣喜道:“阿姐,阿姐,我原以为你早已离开,未想你仍在此处。”
元胡仙子笑道:“能得阿妹为友,我心甚喜。况你我同名,缘分实属难得。我见阿妹为病痛所扰,偏巧我曾见过止血草,便想同阿妹一道去寻。遂只得多叨扰几日。”
女子道:“阿姐能这般待我,我甚为感动。阿姐能多待些时日,我心甚悦。然此草我寻觅多年仍未得见,若误阿姐工夫,倒让我过意不去。”
元胡仙子道:“我四处游历,在此多待些时日无妨。”
女子从花圃摘了几朵绚烂的花儿送给元胡仙子道:“阿姐如此甚好!”
元胡仙子望着女子心中感慨,同为“元胡”,我之“元胡”如同麻药,心若木石,毫无生气。而她之“元胡”却情韵鲜活,言行举止鲜活灵动,满是生气,何故?
元胡仙子带着女子走到山腰,沿着一条小径走下去,到了一片丛林。丛林旁有数棵参天大树,大树旁有几株开满绚烂紫色小花的草木。元胡仙子走过去,拿着一旁的小树枝挖了挖,将几株草连根拔起,交给阿妹道:“这便是止血草!”女子拿着止血草,惊喜万分:“阿姐,你何以得知此处有止血草?我遍寻多年而不可得,未料想却在此丛林之中。实乃感激不尽,阿姐!幸得有你,阿姐!”元胡仙子亦满心喜悦地笑了。
回到小屋,元胡仙子未料到,女子并未将止血草取根煎汤服用以解疼痛之苦,反而将其全数悉心种于屋后。
元胡仙子道:“阿妹,你备受疼痛之磨,何以不速速煎服?”
女子抬头望着元胡仙子道:“阿姐,此止血草,我寻觅多年不得,今托阿姐之福方能得这数株。我全数种下,乃因那株能收获更多种子。我是陈疾,习惯了,来年再治亦无妨。但这止血草可遇不可求,待到接籽播种,日后与我有同疾之苦之人,便有良药可用。”
元胡仙子闻言怔住了。看着女子悉心种草的身影,似渐悟何以她育之花木,灵动鲜活……

之后,元胡仙子亲见女子接连数日疼痛难耐,依旧咬牙忍受,不曾到花圃挖一株止血草。元胡仙子心下震动,几欲开口告知“止血草即是元胡,我即是元胡仙子”,终是忍住没开口,只是趁夜走到花圃,挥袖施法让元胡草遍地丛生一日成林。
第二日,元胡仙子带着女子去花圃看,女子擦了擦眼睛惊叹道:“天哪!它为何会生发得如此之快?”
元胡仙子道:“或许是你精诚所至,感动苍天。”
女子回头望着元胡仙子,元胡仙子笑道:“已然生发如此之多,阿妹是否可取之煎服,以解病痛之磨?”
女子笑着颔首。元胡仙子又道:“如今,我也该辞行了。阿妹,多保重!”
闻言,那女子只是愣愣地望着她。半晌,女子笑道:“姐姐不携我同往耶?你此番前来,不正是专程寻我的吗?”
元胡仙子闻言意外一怔,一时不知作何反应。只见女子一步步走到她跟前,握住她双手轻道:“你即是我,我即是你,缘何,你竟忘了我……”
接着,元胡仙子见此女子顿时消失成一股水雾,水雾随风融入自己身体。
刹那间,元胡仙子脑海中浮现,她本为草木,却开出美丽绚烂的紫色花朵而受人喜爱,又因其根有治七情伤之法,可解周身诸痛而惠及众人,她修行不及千年便飞升成仙。飞升之际,师尊曾言,草木有情,元胡最甚,日后司掌仙界花圃当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元胡原对凡间念念不舍,又闻其言,遂自割舍一精魂,这便是承载其感情之魂……原来元胡阿妹便是自己曾经割舍的那一精魂,便失掉了所有的感情及心,而末生于本,行起于心,遂育之花木便失了鲜活灵动……
元胡仙子自顾自轻道:“师尊所言,正在心中,万物得度。原来便是仙翁所言之,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各有所适,物各有道……原来如此……我亦如此……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寻回初心,悟其本道,应自然……原来如此……”
后来,云门山漫山遍地生发元胡,偶有医工经过发掘,惠及众人……
再后来,元胡作为贡品传遍九州诸国,尤其深受扬州诸国喜爱,引进遍种之。又因传播之时方言所至,元胡多了几个别名“延胡”“元胡索”“玄胡索”……
后来的后来,元胡以治七情伤、解周身诸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奇效,被各医家载入药典医书,誉为“活血、利气第一药”,成为经世致用之材……

延胡索的故事,华妈妈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记住,延胡索虽好,亦是一味药,它的使命是治愈,外用或内用皆最好遵医嘱,因每个人体质及基础性疾病都有不同。喜爱延胡索的朋友可以用一个玻璃瓶装一些延胡索放在自己常坐的桌上,感受延胡索的灵气,品味延胡索的智慧。
【未完待续】
//
作者 | 周君君
编辑 | 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