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年维权路艰辛,⼀朝被打瘫痪苦:宁乡⼋旬⽼⼈的征地之痛与百万医疗费困局

一张《林权证》,一份土地承包合同,一张病床,一位自2014年被伤害后长期卧床的老人,见证了一场持续十年的征地纠纷。201

一张《林权证》,一份土地承包合同,一张病床,一位自2014年被伤害后长期卧床的老人,见证了一场持续十年的征地纠纷。

2013年,宁乡市“金玉乡镇工业开发集中区”的建设机器声,打破了回龙铺镇华田村十三组的宁静。谁也没想到,这场以“发展”为名的征地,会将邓家带入长达十余年的纠纷:土地被占、房屋被拆、人员受伤,八旬老人卧床十年医疗费累积百万,全家多人曾遭遇人身限制与伤害。尽管司法多次确认相关行政行为违法,但问题至今仍未彻底解决。

护地被打致重伤,十年卧床医疗费无人承担

2014年10月29日,林女士在自家菜地被人打伤,大小便失禁,送医后一直昏迷不醒。其子邓先生回忆,当天早上,母亲像往常一样去菜地浇水,发现王某明、刘某琼等人正用挖掘机铲除菜地。80岁的老人上前阻拦,却遭到木棒、铁锹等工具殴打。镇干部贺某平、村书记王某等人将林某兰送医后,最初一年曾安排陪护并垫付部分费用,但之后便不再过问。

更让邓家感到无奈的是,有关部门曾申请法院执行林某兰每月的养老保险金,试图扣发其基本生活保障。经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决“终止执行”,老人才保住了这笔微薄收入。如今,林某兰常年卧床,行动困难,偶尔清醒时仍不断念叨“要公道,要回家”。她的床头一直放着一个褪色的布袋,里面整齐保存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证件,这些曾是她作为农民的骄傲,如今成为维权的物证。

(上图为当事人提供:组织违法施工现场及老人被打瘫痪住院)

(上图为当事人提供:住院费用清单)

司法多次认定违法,执行却迟迟未落地

2015年,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判决,确认宁乡市自然资源局(原国土局)等部门在征地拆迁中未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严重违法。然而,胜诉并未带来实质改变,相关部门未进行赔偿,也未追究责任。

201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确认三份《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单》程序违法,意味着2013年的征地本身存在错误。但因“涉案土地已建设、影响公共利益”,决定未能执行,土地未归还,邓家也未获补偿。

2020年9月,长沙铁路运输法院以“认定事实不清”为由,撤销了宁乡市自然资源局作出的《限期腾地决定书》。法院指出,该局将两户合并处理属对象错误,且补偿款存储时间晚于决定书下达时间,违反“先补偿、后腾地”规定。

“每次胜诉都觉得有希望,可现实总是泼冷水。”邓先生表示,司法确认的违规行为在现实中并未得到纠正。

(上图为当事人提供:法院判决书)

全家卷入纠纷,人身财产均受损

林某兰的遭遇是邓家多年维权的一个缩影。为守护土地和家园,邓家多人曾在纠纷中受伤,财产也遭受损失。

财产损失:房屋被拆、土地被占、青苗林木被毁等;

人身伤害:多人被殴打、限制人身自由,林某兰重伤长期卧床。

多方反映问题,处理进展缓慢

十年来,邓家向各级部门反映情况,包括宁乡市公安局、检察院、纪委监委,长沙市有关部门,湖南省公安厅、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等,最早的投诉可追溯至2013年10月。

2023年9月,邓先生向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提交报告,请求查处宁乡市“未批先占”行为,监督百亩基本农田复耕,并落实补偿。数月过去,仅获“正在调查”的回复,未有书面结果。

回龙铺镇政府表示“情况已过多年不清楚”,自然资源局称“需等上级指示”,宁乡市纪委监委亦回复“正在调查”。截至目前,问题仍未解决。

(上图为当事人提供:房屋现状;现场指认;调解现场)

恳请政府介入,依法解决问题

如今,林某兰病房窗外,曾经的家乡已成工地,菜地也变成了公路。而十三组因征地引发的纠纷至今未解:基本农田未复垦,林地未恢复,环评程序缺失。

林某兰多数时间意识模糊,但每当儿子提起“公道”,她仍会努力点头。邓先生说:“母亲常说‘要信国家,现在是法治社会,一定有说理的地方’,这句话支撑我们走了十多年。”

我们恳请上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此案,依法介入调查,追究相关责任,落实补偿安置,解决医疗费用等实际问题,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让法治的阳光真正照进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当事人陈述及相关书面材料整理,旨在反映事实情况。文中观点仅代表发帖人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