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纽约新市长马姆达尼,这个敢和特朗普叫板的印度人,是什么来头?

印度这次估计又得要赢麻了,随着马姆达尼成功当选纽约市长,他们距离统治北美大陆又更近了一步。当地时间11月4日,纽约市长选

印度这次估计又得要赢麻了,随着马姆达尼成功当选纽约市长,他们距离统治北美大陆又更近了一步。

当地时间11月4日,纽约市长选举结果出炉,号称特朗普噩梦的民主党候选人马姆达尼成为最终赢家,资本主义大都会纽约终于是迎来了一位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新市长。

这位生于乌干达,长在南非的34岁印度裔穆斯林,改写了纽约200多年的市长历史。他不仅成为纽约首位千禧一代市长,更创下三项“第一”:首位穆斯林市长、首位印度裔市长、该市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

从一年前默默无闻的州议员,到如今执掌美国第一大城市的政治新星,马姆达尼的崛起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不仅颠覆了纽约的政治格局,更向华盛顿的权力中心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不过马姆达尼的胜利之所以引发全国震动,并不在于其打破的多项纪录。毕竟这些东西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其实并不算新鲜。至少和当初顶着非洲裔头衔,却在47岁便成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相比,只能算一般。

真正具有颠覆性的是,这场选举早已成为特朗普与进步派势力的代理人战争。从马姆达尼宣布参选的那一刻起,特朗普就将其视为“眼中钉”,动用总统权力展开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干预行动。

2025年8月,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集会上首次公开攻击马姆达尼,称其为“披着政客外衣的极端分子”。

10月,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推文,将马姆达尼定性为“反犹分子”,甚至用全大写字母咆哮:“任何投票给祖赫兰·马姆达尼的犹太人都是愚蠢的人!!!”。

更甚者,在选举投票前48小时,特朗普抛出“终极威胁”——若马姆达尼当选,将停止向纽约提供联邦财政补助,并暗示可能派国民警卫队进驻纽约“维持治安”。这种直接威胁地方选举的做法,在美国政治史上极为罕见,暴露了特朗普对马姆达尼崛起的恐惧。

特朗普的激烈反对并非没有原因。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特朗普的“家乡”,也是他2020年总统大选失利的关键州。马姆达尼的社会主义主张,更是直接挑战了特朗普“美国再次伟大”的保守主义议程。

当马姆达尼以超过半数的得票胜出时,意味着特朗普的“恐吓战术”彻底失效,也标志着民主党进步派在与建制派的较量中取得重大突破。所以“马姆达尼的胜利不是纽约的局部事件,而是美国左翼力量崛起的里程碑,它向白宫发出了明确信号——特朗普的民粹主义神话正在褪色。”

对纽约市民而言,他们用选票拒绝了特朗普的干预。一直以来,特朗普似乎都在试图告诉他们该选谁,可这反而让他们更加支持马姆达尼。纽约人不喜欢被威胁,他们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市长,而不是只会发推文的总统。

这种“反特朗普”的情绪,无疑是成为马姆达尼胜选的重要推力。

马姆达尼与特朗普的对立,绝非个人恩怨,而是代表着美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特朗普的“美国再次伟大”试图重温过去的霸权荣光,而马姆达尼的左翼议程则指向一个更平等、更包容的未来。这种对立在政策主张和政治风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特朗普的“美国再次伟大”纲领,核心是“回归传统”:经济上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和产业回流恢复制造业辉煌;社会政策上强调“美国优先”,限制移民,强化边境管控;对外则奉行单边主义,退群毁约,维护美国的绝对霸权。这种政策本质上是对全球化进程的反动,试图将美国拉回冷战后的“单极时刻”。

而马姆达尼的政策主张则充满“未来导向”的社会主义色彩,翻开他的政策清单可谓相当“大胆”,包括免除房租、公交免费、市政府开办杂货店、托儿服务全免……这要是都落地了,以后纽约市估计得改名纽约公社了。

但问题是这些操作都要钱来堆,而钱又从哪来?

他打算对企业加税,并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纽约富人额外征收2%的所得税,这无异于向纽约的财富金字塔尖发起一场“征税闪电战”。

不过马姆达尼的“劫富济贫”操作,却是精准抓住了中下层民众的需求,由此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支持。拿别人的钱送礼,换自己的选票,不得不说这马姆达尼年纪不大,算盘却打得挺精。

在对外议题上,两人更是针锋相对。特朗普对以色列采取“无条件支持”政策,将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首都;而马姆达尼直言不讳地支持巴勒斯坦,谴责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是“种族灭绝”,甚至表示上任后将逮捕造访纽约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种鲜明的立场差异,不仅反映了两人的价值观冲突,更折射出美国年轻一代与老一辈在国际观上的代际鸿沟。

特朗普的政治风格以“咆哮式民粹”著称,擅长通过社交媒体制造话题,用夸张的修辞和煽动性语言吸引支持者。他将自己塑造成“反建制英雄”,却又依赖传统精英阶层的资金支持,这种矛盾性使其政策难以真正落地。

马姆达尼则走“草根激进”路线。他的竞选团队几乎没有接受大企业捐款,而是通过小额众筹筹集资金。他经常出现在纽约的地铁站、社区公园和街头集市,与选民面对面交流。这种“接地气”的风格,让他获得了年轻选民和少数族裔的广泛支持。

马姆达尼的胜选无疑是美国进步派的重大胜利,但“当选”不等于“成功”。面对纽约市复杂的政治生态和特朗普政府的潜在阻挠,他的雄心勃勃的政策主张能否落地,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首先是资金难题。马姆达尼的200亿美元福利计划,完全依赖对富人加税,但纽约州议会中共和党和温和民主党占多数,加税提案面临巨大阻力。

更严峻的是,特朗普威胁停止联邦补助。纽约每年从联邦政府获得约700亿美元资金,占全市财政预算的22%。若这笔资金真的被切断,纽约的公共交通、医疗和教育系统将陷入瘫痪。

其次是执行挑战。纽约市的官僚体系庞大而僵化,马姆达尼作为“政治素人”,缺乏管理经验。

更重要的是,马姆达尼的激进主张可能引发“反噬”。他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已导致美国犹太社团的不满,纽约州州长霍楚尔已公开表示“不认同马姆达尼的中东政策”。

很明显,马姆达尼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他的承诺点燃了选民的希望,但纽约不是实验室,任何政策失误都可能让他迅速失去支持。

老话说得好,听其言,观其行,从目前来看,马姆达尼喊口号倒是一流,但正儿八经有多少能力,还得往后看。所以他和特朗普的斗争其实才刚刚开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