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太监,大家脑海里多半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张白净的脸,说话是尖细的嗓音,嘴里还常念叨着奴才该死。可要是真问一句,太监净身到底割的是哪儿?是只割蛋,还是连鸡带蛋一起处理?很多人可能张口就想回答,却根本说不出细节。净身这事儿,听着有时候像个笑话,可背后藏着的全是太监们的血和泪。古代的净身手术,流程细得堪比现在做心脏搭桥手术,成与败就在一线之间,手术中死伤是常有的事。太监说话声音娘,也不是后天练出来的,而是体内的雄性激素彻底断了根导致的。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净身时割下来的宝贝,还得单独保存着,等太监死后再花钱赎回去。这可不是什么段子,而是古代一整套制度下被人造出来的命运,其中的真相残忍到让人不敢仔细琢磨。提到太监净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割蛋。再往细了说,有人觉得是只把蛋割掉,也有人说还要割掉前端那根筋。
但真实情况比这些说法更精准,也更残忍。所谓的净身,实际上是连根拔起,把相关的器官整个都割掉,一点都不留。净身的流程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了,到了清朝更是发展成了制度化的操作。做净身手术用的工具,是一把半月形的镰刀,使用前要先放在炭火上烤,带着炙烫的温度直接就往身上动刀。手术时,先割蛋,再断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为了防止手术后血流不止,会用猪苦胆涂抹在伤口上止血,之后还得塞一根白蜡针或者大麦杆到尿道里,防止尿道愈合堵塞。净身结束后的三天里,被净身的人不能动,不能吃饭,也不能喝水,只能直挺挺地躺在床板上,身体还得用绳子绑着,全靠猪苦胆和芝麻灰来止血杀菌。清朝还有官方规定净身前必须签生死文书,意思就是不管手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活是死,都得自己负责,不能找净身师的麻烦。净身手术失败的人不在少数,在明朝的时候,手术的死亡率甚至高达两成。
到了技术相对发达的清朝,北京有两大净身师世家,分别是毕家和刘家,毕家专门负责做净身手术,刘家则负责保存被割下来的下体。那些被割下来的宝贝,要单独收藏起来。先要用石灰封存,再用香油浸泡,然后用红布包裹好,还得挂在高处,防止被老鼠啃咬。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就是在清朝末年做的净身手术,可手术结束后没多久,清朝就灭亡了。孙耀庭回忆说,他净身那年才八岁,整个手术过程他都是清醒的。手术后的三天里,他不能小便,全靠那根白蜡针撑着尿道,疼得他半夜在床板上打滚。至于有人说的只割前端不割蛋,那样的太监被称为假太监。清朝内务府每年都会进行黄化门验身,一年两次,主要是靠手摸来检查,要是有人敢弄虚作假,净身师举荐人和假太监本人,三个人会一起被处死。这就是真实的净身,不是打个麻药割掉一点皮那么简单,也不是消个毒就能完事的。
它是一种把男人变成非男人的极端操作,动的是身体器官,改变的是人的身份,断送的是原本正常的人生。这种极端的身体改造,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停留在下半身,接下来要说的变化,就得从太监的声音开始讲起。为什么太监的声音会那么女气?其实并不是他们刻意模仿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激素系统被彻底打乱了。净身手术割掉的不只是生殖器官,更是雄性激素产生的源头。没有了产生雄性激素的器官,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会断崖式下滑,身体也会开始向雌性化的方向发展。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声音。正常的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喉结会逐渐发育,声带也会拉长,声音就会慢慢变低变粗。可太监的净身手术大多在童年时期就完成了,声带还没来得及发育成熟,就失去了雄性激素的支撑,结果就是喉结不明显,声带细而短,发出的声音自然就尖细柔弱。
除了声音,太监的面部特征也会跟着发生改变。没有了雄性激素的作用,太监的脸上基本不会长胡须,皮肤会变得细腻,脂肪的分布也和女性比较类似,这就导致他们的举止行为看起来会有些阴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娘娘腔现象的来历。但说到底,这种现象和性取向个人性格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一个人被制度剥夺了生理完整性之后,身体自然产生的变化。清朝宫廷为了防止假太监混入,每年都会检查太监是否净身彻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太监的声音面貌走路姿势这些特征,都被当成了判断是否为真太监的标志。内务府的黄化门,每年会举办两次验身大会,大量的太监被集中起来接受检查,接受检查的人必须相关器官一点都没残留,要是有半点残留,会立刻被处死。太监们自己也知道,这些生理变化是不被常人认同的,所以很多人会刻意训练自己,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极度收敛。
他们说话时小心翼翼,走路时刻意低头,站立时也会不自觉地驼背。等他们年老之后,开始回忆过去的人生时,那一口尖细的声音,往往会成为他们最想掩盖的羞辱因为这声音不是天生的,是被动造成的,是被逼迫出来的。但仅仅是这些身体和声音的变化还不够,太监们对净身的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反而会因为一件事,每年都被重新唤醒,这件事就是赎回宝贝。对太监来说,人生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赎回自己当年被割掉的宝贝。这可不是什么玩笑话,而是一场充满了仪式感牵扯着家族观念和心理寄托的生死账。赎回宝贝,意味着骨肉还家,意味着自己死后能和祖宗葬在一起。否则的话,按照古代的老规矩,太监被认为是不完整的人,尸体不齐全,祖宗的坟墓是不会接纳他们的。在做净身手术的那天,被割下来的器官会用红布包裹好,滴上几滴香油,再用石灰封存起来,然后悬挂在房梁高处保存。
这样的保存方式,能让宝贝保存几十年。净身师会把这些宝贝当成传家宝一样收藏着,不会轻易还给太监因为这是他们未来能换银子的命根子。太监要是想赎回自己的宝贝,得准备好礼物,找个义子陪着,亲自登门去求净身师。清末的时候,有个太监为了赎回自己的宝贝,花了几十两银子,赎回后还特意定制了一个木匣子,把宝贝装起来妥善保管。还有的太监在临死前,特意嘱咐身边的人如果我先走了,千万别忘了去毕家把我的东西赎回来。这不是迷信,而是太监们在残酷制度下,对自己人格尊严做的最后一点挣扎。可更残酷的是,有很多太监根本等不到赎回宝贝的那一天。太监没有自己的后代,大多会认个义子来传承香火,可这些义子往往是短期雇佣来的,根本靠不住。一旦太监死得突然,那些被保存起来的宝贝就成了没人管的废品,最终会像他们生前一样,被随意扔在角落里,找不到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