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版“渡边太太",做通缩时代的神

最近日本股市涨势很凶,屡次创下新高,但因为90年代之后房价持续下跌,抹杀了大批“次世代”的财富积累,所以即便到现在,他们

最近日本股市涨势很凶,屡次创下新高,

但因为90年代之后房价持续下跌,抹杀了大批“次世代”的财富积累,所以即便到现在,他们也只是刚刚走出债务螺旋的泥潭。

但有那么一群日本人,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受过影响,甚至在通缩周期财富倍增,

这名字大家也都听过,她们就是金融圈里大名鼎鼎的“渡边太太”。

渡边太太,意指手握家庭财政大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买买买”的家庭主妇

之所以出名,在于她们堪称一绝的—“套息交易”。

要理解她们的行为,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大背景: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日本国内的银行利率长期处于近乎“零利率”状态。

举个例子:你把100万日元存银行,一年后可能只拿到1000块的利息(甚至可能还要倒给银行账户管理费)。

但渡边太太们作为日本“战斗力最强”的散户大妈,当然不甘心钱就这么趴着不动,于是,她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借钱: 她们以极低的成本(比如0.2%的利息)从日本银行借出大量的日元。

换钱: 她们把借来的日元,换成其他国家的高利息货币,比如澳元、新西兰元、英镑(在当时这些国家的利率可能高达5%、8%)。

存钱/投资: 她们把换来的外币,就存在那个国家的银行里吃高额利息,或者购买当地的高收益债券,股票,黄金等。

只要高息货币不发生毁灭性的贬值,她们光是“躺着”就能赚取中间巨大的利息差。

由于这个群体的数量十分庞大,金融圈甚至用了一个专属名称来代指“进行外汇套利和杠杆交易的日本主妇”,

她们的操作使得日本零售外汇交易量一下子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国和美国。

而到了

2015年后,甚至连巴菲特老爷子也参与到了“渡边太太”的行列

他以0.5%的利率找日本借钱,然后买入股息率5%的五大商社,哪怕股价没涨,只要股息稳定,他也能躺赚4%-5%。

一、渡边太太可行门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当下的我们和当时的日本如此相像,我们能不能也学渡边太太这么干呢?

首先这套套利机制想要形成,需要符合两大前提“条件”:

1、资金环节的额度与利率差:

你得能找到投资高息国家的渠道,并且运用低成本的资金去赚利差,

当年渡边太太之所以对全球金融影响力巨大,是因为日本可以轻松通过外汇保证金交易,以50倍的杠杆投资海外货币,

比如澳元利率为4.3%,日元利率为0.1%,如果两者汇率不变,那么将赚取巨大的利率差,

相比之下,虽然rmb和外币有利率差,但因为有5万美金汇率管制,而且“外汇保证金交易”在我们国家并不是正规金融活动,杠杆活动被急剧收缩,

所以无形中更是加剧了rmb赚利差的难度。

2、汇率的风险

97年至2000年,由于全球风险资产下跌,套息交易回流,澳元兑日元一度贬值40%,

如果这个期间继续采用套息交易,即便你赚了十几个点利息,但算上贬值幅度也远远不够亏的,

但是2000年之后,套息交易真正迎来了历史级的大牛市,至今二十五年,在澳元比日元利率高4%的情况下,澳元兑日元的汇率依旧维持了升值。

这意味着渡边太太用日元换澳元,不仅可以赚+129%的利率差,还可以赚可以赚+70%的汇率差,折算后净值,是“不做套息交易”的3.8倍!

但是注意,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08年金融危机时,全球资产下跌,因此大量的渡边太太将风险资产抽离回日元,日元暴涨40%,引发大面积的日元套息交易平仓,

虽然后来日元又跌了回去,可一旦杠杆太高的话,中途就有可能就爆仓了!

ps:最近一次则是去年7月,因为套息交易回流引起了日股大跌~

二、中国版渡边太太

因为外汇管制的原因,我们难以复制当初渡边太太的“壮举”,但在现代各种金融工具的加持之下,也不是只能选择躺平,还是有不少机会用R民币投资海外资产的,

比如现在很多QDII基金,虽然它们时不时限额,而且场内经常性的出现大幅溢价,但却覆盖到了美股、美元债、黄金、海外reits等等,这些本质都是属于“用低利率的钱,投资通胀资产”。

但是这类资产杠杆率比较低,QDII基金不提供任何杠杆通道,

而场内美股QD-ETF,只能调用融资融券保证金形式提供1倍以内杠杆,黄金则可通过融资融券保证金、期货期权等形式,

另一种办法就是通过海外证券账户,以及RWA证券代币化这些方式,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说了,

另外我们还得注意一个风险,R民币汇率本身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品种,汇率走势并非完全贴合实际经济形势,甚至偶尔出现反直觉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22年美联储大幅加息,兑全球货币都在大幅贬值,唯独R民币却几乎没受影响...

这就会导致套息交易间接性失真,无法反馈真实的市场效应。

三、渡边太太的海外可选项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要想做好海外套息交易,用通缩的钱去赚通胀的资产,有哪些适合的品种呢?

我搜集了下面这几类资产:

1、海外债

美元债很好理解,就是纯粹用RMB的低息去赚美元的高息,目前也有一些QDII美债基金尚存一些额度,

但是QDII美债基金最大的问题是管理费成本以及跟踪误差的风险,如果这俩平衡不好遇上rmb汇率升值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此外目标债并不是利率越高就越好,安全是最起码的前提,俄罗斯卢布虽每年利率高达15%以上,但拉长看贬值速度远高于利率,这种恶性通胀的债券也要警惕。

如果有条件直接出海的话,也可以选择类似于:

美债:BIL、SHV、IEF、TLT,欧洲债:IGOV、SEGA、VETY等等。

除了直接的利率债,还可以选择TIPS 债券(代码:TIP),叫“抗通胀国债”。

它实际支付的利息 = 固定利率 × 可调整的本金。

如果CPI上升(通胀),本金就会上调;如果CPI下降(通缩),本金就会下调。

到期后TIPS债券会比较调整后的收益和原始本金的收益,然后偿付较高的那一个。

2、贵金属(黄金白银比特币等)

RMB利率越低,也越凸显贵金属的价值,目前中国M2每年依然以近8-9%的速度高增长,但定存却只有1、2%左右的利率,

这时黄金是一个很好地选择,它有着全球最强的共识,在全球货币超发的通胀时代,即便国内通缩,但黄金依然会被国际资本买的水涨船高,

BTC比特币同理,固定2100万枚,天然的全球货币对冲品,只是BTC共识还在中早期阶段,它的风险波动要远高于黄金。

3、全球市场的成熟优秀指数ETF

如标普500、纳斯达克、日经、德国DAX、法国CAC、标普消费、标普医药等ETF~

这些指数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增长以及通胀,因而带动业绩增长,产生源源不断的回购资金,一方面会持续给投资者带去股息,从而超越内地通缩时期现金的回报。

4、成熟市场的优秀股票/REITS

虽然本币通缩,但优秀的股票却在全球市场不断创造价值和利润分红,因此投资优秀股票是一个很好地方法。

巴菲特没有融资日元来投美元,而是选择融资日元去买入五大商社的标的,获得了更高的回报,

我在这篇巴菲特加仓的五大商社,本质是什么?中已经深度分析过,

老巴布局五大商社本质,就是通过五大商社间接投资全球的资源矿产股,抓住最上头的核心,并打通上下游链条,确保未来长期的分红,来实现长线锁定套利。

当然,除了矿产资源股,还有更多行业的优质企业股票,都可以实现用通缩钱,赚通胀的效应,

再比如以下几类:

①全球消费品企业

最典型的比如麦当劳、宝洁、可口可乐、沃尔玛等,

人们总是要吃饭、洗衣、用卫生纸的,这些需求不会因为地区的布局通缩,而影响到全球的定价,

并且,由于全球性通胀,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企业也可以将价格上涨部分传导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买单,使得企业收入能随物价一同增长。

代表象征:标普消费/美国消费ETF

②科技技术革命的股票

最典型的比如苹果、谷歌、英伟达、特斯拉、微软等,

这些公司因为在科技上不断保持高额投入,引领技术链革命,从而让业务持续获得突破性增长,享有定价权和高毛利,所以也不会受局部通缩的影响,

③传统垄断性企业股票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烟草、港口、铁路、电力、石油等。

垄断型的企业能直接设定价格或获得政府定价支持,在全球资源品通胀周期下调整自己的利润从而不受影响,

当油价、电费、水费上涨时,老百姓也只能硬着头皮买单,没有一点办法。

再加上没有竞争者,这类企业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维持自身高毛利率,因此受影响相对较小。

④新兴行业高速成长的债券/股票

85年代日本,00年代的中国,近些年的墨西哥比索、巴西里亚尔、印度卢比等...

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上行期,可以赚取大量的贸易顺差,内需也随着经济增长快速增长,这时z府采取较高的利率发行债券,并且汇率也能有所支撑,

比如二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利率5%以上时,大家会发现,如果买入中国的债券,既赚到了利差,人民币也没有大幅贬值,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在70、80年代,日本飞速发展,CPI最高达到了20%+,日元不仅升值,而且利率也很高。

再比如近些年,墨西哥比索开始崛起,利率高达9%+,但比索兑美元甚至还在升值。

如果能赶上它们CPI暴涨,并且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就可以最大幅度的“用通缩的钱,赚通胀的资产”

当然,投资这类市场的最大的风险还是汇率,因为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通胀高于另一个国家,从购买力平价理论来看,那它的货币也会相应贬值,以维持购买力平衡。

除非它能一直保持强劲的经济和贸易顺差扩大,否则这个现象难以维系。

但全球制造基地一直都在随着政治、经济、人口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很难有永远的常青树,一旦这个热门褪去,套息交易也很容易高位站岗...

因此求稳的渡边太太们,历史来看,更多会选择澳元/新西兰元/日元/美元居多

四、小结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资产类型,在本国出现持续性,长期性通缩时,出海投资这些资产往往会有不错的收益。

说到底,不管是用什么货币,本质是投资一个长期趋势变好,越来越稀贵国家的资产,让本不值钱的货币,变得相对值钱起来。

因此真正的投资智慧,不是纠结当下是通缩还是通胀,而是找到那个“优质”的资产,

对普通人来说,绝不是脑子一热直接上杠杆梭哈,而是先构建一个风险可控,稳健的多元投资体系,

先保住本金不亏钱,其次再通过不断试错,提高认知,逐渐融入到这个传奇的“渡边太太”群体中去。

就说这些,今天文章太长,有4000字了,干货很多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