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南大食堂卖999元帝王蟹?背后是高校餐饮改革的一次“大胆试水”

近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九食堂因推出999元/只的帝王蟹、158元/只的波士顿龙虾等高价海鲜菜品,引发全网热议。有人惊叹

近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九食堂因推出999元/只的帝王蟹、158元/只的波士顿龙虾等高价海鲜菜品,引发全网热议。有人惊叹“高校食堂卷成米其林”,也有人质疑“学生吃得起吗?”。

但随着更多信息披露,这场“帝王蟹风波”的真相逐渐清晰:这并非学校食堂“自嗨”,而是一次市场化改革下的个性化餐饮探索。

帝王蟹从何而来?中标企业“自营窗口”是关键

天眼查App显示,早在2025年8月,南京大学就已发布《仙林校区九食堂委托加工合作管理服务项目公开遴选公告》,明确提出:

“为丰富菜肴品类、提升伙食质量、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饮食需求,拟引入一家专业餐饮公司,对第九食堂实施整体委托管理,所有窗口由中选单位自营。”

这意味着:

食堂不再是学校后勤“大锅饭”式运营;

中标餐饮企业拥有自主定价、自主选品、自负盈亏的权利;

帝王蟹等高价菜品,实为企业试营业期间的市场化尝试,并非学校统一供餐标准。

换句话说,卖帝王蟹的不是“南大食堂”,而是入驻南大食堂的第三方餐饮公司。

为何试水高端海鲜?“你来点菜我来做”激发灵感

据此前报道,南大曾开展“你来点菜我来做”活动,有学生留言“想吃帝王蟹”,虽校方澄清此次供应并非直接响应该留言,但这一细节反映出:高校餐饮正从“统一配给”转向“按需定制”。

而中标企业选择在试营业期推出帝王蟹,更多是出于品牌宣传与市场测试目的:

制造话题,快速打开知名度;

测试高端消费意愿(如校友、教职工、接待用餐);

同时保留大量平价菜品(如1分钱早餐、1.5元阳春面),满足主流学生需求。

事实上,不少学生反馈:“帝王蟹每天只供1只,想吃要预约,但食堂其他窗口依然实惠。”可见,高端与平价并行,正是此次改革的“双轨思路”。

高校食堂该不该“卷”出帝王蟹?

争议背后,其实是公众对“大学食堂定位”的不同理解:

传统派认为:食堂是福利性公共服务,应坚持“保基本、广覆盖、低价格”;

改革派则主张:在保障基础供给前提下,允许适度市场化,满足多元需求——毕竟,今天的大学生,有人吃1元素菜,也有人愿为一顿高品质海鲜聚餐买单。

南大的做法,恰恰试图在两者间找平衡: 保留大量低价套餐,守住“食堂底线”; 引入特色窗口,探索“服务上限”。

正如南大后勤在11月4日回应中所言:

“已对现有菜式供应进行调整,确保菜式更加丰富多元、实惠亲民,更好契合大学食堂基本定位。”

——试错之后及时优化,正是改革应有的姿态。

结语:一盘帝王蟹,照见高校后勤的转型之路

南大的帝王蟹,吃的人或许不多,但引发的讨论很有价值。

它让我们看到: 高校后勤不再是封闭的“大锅饭”,而正走向专业化、市场化、人性化的新模式。 未来,或许会有更多高校出现“平价窗口+特色档口”并存的食堂生态—— 有人吃得起阳春面,也有人偶尔犒赏自己一只帝王蟹,这本就是多元校园生活的正常图景。

关键在于:基础保障不能丢,个性选择可存在。 而这,或许才是“南大帝王蟹”事件留给我们的真正启示。

评论列表

木斯可
木斯可
2025-11-05 02:03
接下来就可以开办洗浴按摩了 也是给学生多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