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6 日谷歌发布的 TPU Ironwood 芯片,需与特定存储、互联、软件及散热组件深度搭配,才能实现 “四倍性能提升” 与 “百万级商用部署”,这些组件共同构成其完整算力生态,也是挑战传统 AI 算力方案的关键。

高带宽存储(HBM)与共享内存:解决数据 “供给不足”
Ironwood 单芯片集成 192GB HBM,容量较前代提升 6 倍,内存带宽达 7.2Tbps,直接破解 “算力强但数据传得慢” 的瓶颈。更关键的是,9216 颗芯片可共享 1.77PB 高带宽内存,处理千亿参数大模型时无需反复 “搬运数据”,Anthropic 测试显示,Claude 模型的数据访问效率因此提升 3 倍以上,间接缩短迭代周期。
光电路交换与互联网络:保障集群 “协同不卡顿”
Ironwood 搭载谷歌自研光电路交换技术,将芯片间传输延迟降至微秒级,还支持 “故障自动路由”,链路中断时毫秒内切换备用路径,确保模型训练不中断。其 “扁平化” 互联架构减少数据传输中间节点,9216 颗芯片协同效率提升 40%,避免算力浪费。
AI 框架与云调度系统:让芯片 “会干活、好调用”
Ironwood 的软件搭档是 TensorFlow 框架与谷歌云调度系统。TensorFlow 针对 FP8 计算格式优化,自动拆解训练任务适配芯片架构;云调度系统支持灵活调用 “单颗 - 小集群 - 全 POD” 资源,中小团队无需巨额投入即可逐步扩容,让算力快速落地商用。
高效散热系统:维持芯片 “稳定跑满性能”
Ironwood 采用 “液冷 + 风冷” 混合散热,核心单元液冷直触控温 50℃以下,外围风冷辅助,散热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50%。满负载运行时温度波动不超 3℃,避免性能降频,算力利用率保持 95% 以上,较散热不佳方案提升 15%。
这种 “硬件 + 配套” 一体化设计,让 Ironwood 的四倍性能切实落地,在 Anthropic 等场景中具备 “高性价比 + 高可靠性” 优势,也为 AI 芯片发展提供 “拼协同” 的新思路。
部分内容由 AI 工具辅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