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先从泽连斯基和川普在白宫的会面说起。
【1】川普与泽连斯基的会面无疾而终,昨天我已作出深入分析。今天看到网上流传的内幕细节,发出来让大家了解内情。总的来说,气氛并不融洽。
川普17日在白宫会晤泽连斯基,Axios引述2位知情人士报道,会议气氛紧张,川普告诉泽连斯基,不打算提供“战斧”,至少目前不会。
川普前一天才与普京通话,泽连斯基原希望此行能争取新一轮军援,却发现川普的心态完全不同。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明确表示,此刻的首要任务是外交,并认为提供“战斧”或影响谈判。
一位消息人士说,会议“并不轻松”,“没人大声争执,但川普很强硬”。另一位则表示“很糟糕”。他补充说,川普发表了几次强硬声明,“有些时候情绪有点激动”。
普京一个电话就让川普立场改变。看来普京真是川普的初恋。川普被虐千遍,依然身不由己地爱着对方。
川普向泽连斯基通报他与普京的通话内容,强调美方目前提出的外交解决方案是前线就地冻结,但这对乌方而言难以接受。会面持续约两个半小时后,川普突然站起来说:“我想我们结束了,看看下周会发生什么”。他指的是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会谈。
随后川普扬长而去,返回海湖庄园过周末。
川普会后在社媒发文强调自己的立场,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他形容会议“有趣”且“友好”,并表示已告诉泽连斯基和普亭,是时候“就停在他们现在的位置,让双方都能宣称胜利,由历史评判”。不过,我们现在知道了,这次会议既不“有趣”,也不“友好”。
泽连斯基后来对记者证实,与川普讨论过“战斧”,但不公开讨论。消息人士透露,泽连斯基其实在“战斧”问题上相当坚持,他带了一张大地图,上面突出了俄罗斯国防工业和经济的弱点。但川普坚决反对,不留弹性。
叶尔马克会前透露,此行首要目标不仅想争取“战斧”,还包括其它各类武器系统。不过,川普不但不给“战斧”,别的也不谈,立场在一夜之间大步回缩。
会谈中川普态度强硬,但泽连斯基谋而后动,并未当场与川普争执。但他提醒美国总统,乌克兰没有发动战争,也不应该是“停止”的人。
【2】欧盟私下称川普在布达佩斯与普京会晤是“政治噩梦”:西班牙报纸《国家报》称,川普与普京的下次会面将使欧洲人“处于尴尬和不愉快的境地”。这首先是因为他们会讨论俄乌战争,但欧洲人却不能参与。
并且,虽然匈牙利正准备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但还没退。显然,他们不会逮捕遭通缉的普京。所以,选择布达佩斯进行会晤,会加深欧盟内部的分歧。
另外,普京打算经土耳其和塞尔维亚去布达佩斯,这会使得分歧更加深入。
普京到布达佩斯这件事,也会加强欧尔班的话术,使其明年更容易在选举中获胜。
点评:“克拉斯诺夫同志”,真是一个害人精。欧洲需自强!
【3】白宫发言人公开爆粗口,同事和主管竟称“相当正常”:川普或与普京在布达佩斯再次见面。有记者询问为何选择布达佩斯作为会面地点时,发言人莱维特竟这样回复:“你老母决定的”。
布达佩斯是个晦气的地方。《布达佩斯备忘录》承诺保护乌克兰安全,结果美国现在推卸责任,把一切都甩给欧洲,怪不得有人会发出这样的诘问。哈芬登邮报记者近日联络白宫,询问是谁决定在布达佩斯举行美俄峰会。结果莱维特竟回复:“你老母决定的”(your mom did)。白宫通讯主任张振熙事后也附合此语,并在社群转发相关贴文。
哈芬登邮报记者进一步询问莱维特是否认为这样的回应好笑时,莱维特直接发火开骂:“真正好笑的是你竟然觉得自己是个记者。你只是个没人认真看待的极左垃圾”。还说“连你的媒体同行都不把你当回事,只是不愿当面说。别再问我那些虚伪、有偏见又满嘴胡扯的问题”。
独立报随后随后询问白宫认为“你老母”这样的回复是否恰当时,白宫发言人罗杰斯回应:“非常恰当”,并批评发问的记者根本不是真正的记者,而是民主党的政治行动者。
川普上台后,网红作风由上而下传染。严肃的政府事务被他们当做获得流量的工具,难怪美国现在日益划分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无法互谅互让。
接着讲述美国国内消息和国际要闻:
【1】美国政府停摆已经进入第3周。但国会两党仍陷于僵局,尚未进行任何关于结束停摆的谈判。
自10月1日午夜政府停摆以来,参院10次尝试为政府拨款恢复运作但均告失败。民主党议员坚持认为,政府重启必须与延长医疗补助挂钩。共和党则坚持两项议题应分别处理,并表示只有等政府重启后方能启动医疗补助谈判。
10月24日,逾两百万联邦雇员的全额薪资可能首次停发。这些雇员的财务压力将骤然加大。其中包括近万名航空管制员,目前他们还在无薪工作,公众担心航空安全。另外,10月31日是百万现役军人的薪资发放日。
无数中国年轻人争着“考公”、“上岸”、“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甚至焚香祷告的同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公务员群体却为领不到薪水忧心忡忡。为何如此倒挂?
【2】“不要国王”抗议行动再起,大量美国人走上街头:美国各地18日再度发起“不要国王”抗议行动,估计全国有超过百万人参加,华盛顿特区当天亦有约万人走上街头,不少抗议民众对川普政府的移民和经济等政策表达不满,也对国会未能扮演好监督的角色感到失望。

美国民间团体18日在全国策划超过2500场示威游行,其中包括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美国教师联盟、50501运动、人权战线等组织。
周六恰逢风和日丽,华府国家广场当天涌入大批民众,他们高举“不要国王”、“捍卫民主”、“反抗是义务”等标语,现场也出现各式创意标语和装扮;有民众甚至将川普的脸与北韩领导人进行合成,加以讽刺。

有抗议民众认为,川普有很多政策与美国宪法相违背,让人感到担忧,尤其川普政府在华府部署国民兵,此举让人感到约束,感觉“政府有可能随时攻击我们小老百姓”。
针对川普政府大规模驱逐非移行动,有时甚至波及美国公民。有抗议民众表示,他不能同意蒙面的联邦探员随意在街上把人带走,他说“我们是有权利的,所有美国人都有人权,合法的程序是必要的”,他还说:“我看到的是愈来愈少的自由,物价却愈来愈高”。
也有民众认为,18日有很多人站出来,理应让川普政府意识到他们错误的政策,“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在不在乎,但至少给民众很多希望,让大家不那么失落”,“这应该会向川普传递出强力的讯息”。
马里兰州的Diane对国会失能表达失望:“他们理当要做好防护机制,但他们却直接放弃他们的权力”。Diane说,这是她最大的恐惧:所有监督机制失能。
Diane和同行的Lora期待明年期中选举之后能够出现改变,但一方面担心川普政府促成共和党州选区重划之后,选情未必对民主党有利,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忧川普政府对国家的伤害非一场选举就能修复。
至于民主党为了让共和党同意延长平价医疗法案中即将于年底失效的保费税额补贴,导致政府关门一事,受访者Eric表示,民主党在参众两院都没有多数席次,这是民主党唯一能够对抗执政党的着力点。
许多简中井蛙看到美国人游行,按捺不住兴高采烈地表达“美国药丸”。不过,我看到画面上美国人井然有序表达不同观点,所有人衣着干净整洁,表情轻松自在,似乎是全家出行当做一次秋游。显然,他们知道这样做毫无风险,受到法律保护。由此可见,美国离“药丸”还早得很。
【3】10月19日,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两国在边境激烈冲突一周后,经过卡塔尔多哈和平谈判,同意立即停火。简单回顾下本轮冲突的情况和前因:
长期以来,阿巴两国在杜兰线(阿巴实际控制线)存在边境管控矛盾。2025 年 9 月,塔利班在坎大哈省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交界的斯平博达克山区,单方面推进灌溉渠道建设,试图将赫尔曼德河水源引入阿富汗境内。该河流是阿富汗西南部主要水源,但下游流经巴基斯坦境内,涉及两国数百万民众的农业用水,巴基斯坦边防部队以 “违反 1973 年《阿巴水资源分配协议》” 为由,拆除塔利班新建的水利设施,双方因此发生交火。
另外,巴基斯坦长期指责阿塔窝藏资助巴塔(TTP)。巴塔以阿富汗为基地,采用 “袭击 - 撤离 - 再袭击” 的循环战术,对巴基斯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今年上半年,TTP 发动的袭击次数已超过 2024 年全年。阿塔对此予以否认,但这一争端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最近,阿塔外长对印度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印方亦宣布重新开放驻喀布尔大使馆,双方关系日益密切。这加剧了巴东部和西部边境的不安全感。
本月8日,巴基斯坦西北部古勒姆地区一支巴军车队遭伏击,11 名士兵死亡。10日凌晨,巴空军出动战机和无人机,越境对阿富汗境内的阿塔据点实施轰炸。
11日晚,阿富汗军队沿杜兰德线对巴基斯坦安全部队据点发动报复性行动,双方在库纳尔省、楠格哈尔省和赫尔曼德省等超过 6 处地点交火。
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双方冲突仍在持续,巴方称有 12 名军人丧生,而阿塔则宣称在 24 小时内击毙 90 名巴安全人员。阿媒报道,双方在米兰沙、米尔沙等地区的交火持续整夜。
巴基斯坦军方12日发表声明称,此次交火至少打死 200 名武装分子,而巴安全部队有 23 人死亡、29 人受伤。阿富汗塔利班政府 12 日称,巴方 58 人死亡、30 人受伤,阿方 9 人死亡、16 人受伤。可见双方公布的伤亡人数存在显著差异。
总的来说,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争端只是局部的小打小闹,因此只是简单介绍。
【4】郑丽文当选台湾国民党新任主席,她是国民党史上第二位女性党魁。
说句实在话,郑丽文是谁我完全不知道。相信和我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国民党已日益成为一个边缘性小党。
【5】奥地利将同意欧盟对俄最新制裁方案:路透社报道,欧盟计划于20日在卢森堡举行会议,希望敲定对俄第19轮制裁措施。
奥地利外交部18日声明,支持继续对俄施压,并将于20日批准第19轮制裁方案。
原本要通过这个最新制裁方案面临阻碍,因为奥地利要求欧盟解冻部分资产,以补偿奥地利莱夫艾森国际银行因俄方施加的处罚所遭受的损失。但其他欧盟国家不同意这一要求。
现在奥地利不再坚持,转而支持制裁方案,因此关键障碍已被清除。
新的制裁方案将包括一系列能源和金融方面的制裁措施,例如从2027年1月1日起,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比原定的2028年1月1日提前了一年。
【6】昨天波兰法官拒绝引渡一名乌克兰人到德国的事件,做一点补充。从在网上找到的视频来看,这名波兰法官拒绝德国引渡要求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如果乌克兰及其特种部队执行摧毁敌方管道的任务,那么在正义战争期间,这种行动将是合法的”。
法官强调,包括特种部队在内的乌克兰士兵不能因为保卫国家而被贴上恐怖分子或破坏分子的标签。
义正辞严!
【7】俄罗斯一炸药处理厂发生爆炸,三死: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总统哈比罗夫说,当地一家工厂发生爆炸,造成三死五伤。
声明中提到,“由于爆炸威力过大,其中一栋厂房被彻底摧毁”。还有5名伤者。
下面介绍战况:
【1】总体战况:今天是战争的第1334天,过去一天发生了223起战斗。
【2】俄方损失:按乌总参当地时间今晨发布的数据,俄军已累计伤亡1130180人。在 24 小时内损失了1000名士兵和1辆坦克:

【3】今天上午,乌克兰袭击了俄罗斯位于萨马拉的新库伊比雪夫斯克炼油厂:

该炼油厂此前已遭到过袭击。它是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关键工厂之一,每年加工 880 万吨原油,约占俄罗斯总炼油能力的 3%,距离乌边境超过1000 公里。
【4】来自俄罗斯奥伦堡州奥伦堡市的报道称,当地天然气加工厂附近发生爆炸。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当地媒体渠道指出可能发生了无人机袭击。

【5】根据最新的卫星照片,7日和13日,乌军对费奥多西亚的俄罗斯石油码头发动的两次袭击,共摧毁11个燃料储罐:

结合川普和普京将再次会晤的议题,探讨一下总体形势是否会有变化。
《华盛顿邮报》称,两名高级官员透露,在本周与川普的通话中,普京要求乌克兰将顿涅茨克州的完全控制权移交给俄罗斯,作为结束战争的条件。普京愿意交出俄军部分占领的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部分地区,以换取对顿涅茨克的完全控制。
8月,普京曾要求得到整个顿涅茨克。可以看出现在他做了一点让步,提出交出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部分地区来交换。
但一位欧洲高级外交官官指出,乌克兰人不太可能接受:“这就像卖掉他们自己的腿,一无所获”。
乌克兰人绝不可能交出顿涅茨克。除了法律、外交方面的考虑,仅仅军事方面就绝不可能这样做。此前我分析过,顿涅茨克俄军还未占领的区域中有3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可以有效阻击俄军。而一旦放弃顿涅茨克,乌克兰将没有任何地理优势来保卫剩下的领土。这就像秦国丢了函谷关,蜀国丢了汉中和剑阁。泽连斯基如果敢于这样做,不但会被称为乌奸,还将荣登俄乌战争最蠢领导人排行榜的第二名。
咦?为什么是第二名?
而根据《经济学人》今天发表的一篇最新文章分析的结果,若按现在的速度,俄军还需103年才能占领整个乌克兰,至少到2030年6月才能完全占领乌克兰的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
而自今年5月以来,俄军仅拿到乌克兰领土的0.4%,没有达到任何严肃的目标。相反,俄军已经付出了112万伤亡。
显然,俄罗斯人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人绝不会在谈判桌上让给普京!
况且,欧洲领导人从未像今天这样意识到欧洲自强和支持乌克兰有多么重要!
德国总理默茨昨天对德国媒体表示,泽连斯基最近对美国的访问表明,欧洲援助对乌克兰仍然至关重要。他认为访问没有像泽连斯基期望的那样进行--这个看法与我们完全一致。默茨得出结论说,这证明欧洲的支持更为重要了,因为“只有乌克兰保持军事实力,战争才能结束”。他承诺将继续努力“在财政、政治上,当然还有军事上”支持乌克兰。

默茨还强调,投降对乌克兰来说不是可选项,并警告说,如果乌克兰倒下,俄罗斯接下来将攻击另一个欧洲国家。
芬兰总统表示,俄罗斯必须“被大棒逼入和谈”。斯塔布在接受BBC采访时回忆说,川普曾在打高尔夫球时问他,是否可以信任普京。斯塔布当即回答:“不”。
斯塔布表示,依靠胡萝卜的力量并不足以说服俄罗斯来到谈判桌前,必须要用到大棒。
斯塔布认为俄国经济正在苦苦挣扎,通胀在10%~20%之间,经济压力会迫使俄罗斯想要谈判,而乌克兰必须从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中获得赔偿贷款。他谈到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油气已经下降了80%,但应该完全停止。斯塔布最后说,普京所有的战略都失败了:首先他没征服乌克兰,其次他并未能分裂北约,北约反而增加了芬兰和瑞典两个新成员!
波兰总理图斯克则与德国总理默茨发出了一样的强音。他在评论泽连斯基和川普的会谈后说:“有一件事绝对清楚:欧洲与乌克兰团结一致反对俄罗斯的胡作非为,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波兰人总能一针见血地讲到点子上。
英国首相斯塔默则将计就计,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他认为,应该仿照川普为加沙提出的 20点和平计划,来为乌克兰制定和平计划。
欧洲领导人的讲话,表明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在这个时候,他们绝不会软弱退让,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乌克兰。他们深知,如果乌克兰一旦倒下,欧洲的繁荣和自由也就完了。
可见,尽管有“克拉斯诺夫同志”的帮忙,但俄罗斯人绝不可能如愿以偿!
评论列表